山东城投获政府补助占利润总额比重较高丨城投债规模与投向分析
锤子财富2023-08-30 16:13:150阅
与相邻省份相比,今年以来山东省城投债利差整体处于较高水平,近期有所上升。
债务规模
截至2022年,山东省发债城投的有息债务余额超过4.5万亿元,为45169亿元,位列全国第四。从相对规模来看,山东省发债城投的有息债务余额与地区GDP之比约为51.66%,低于江苏省而高于其他周边省份。

债务构成
从有息债务的内部结构来看,2022年山东省发债城投的银行贷款占有息债务的比重约为50.51%;应付债券占有息债务的比重约为25.59%。
一般来说,债券融资占比越高,表明公开市场较为认可当地的偿债能力,但与此同时,可能也会提高当地城投的偿还压力。
2019年到2022年,山东省债券融资占比从25.03%上升至25.59%,同期全国城投公司的债券融资占比从21.71%上升至23.23%。
债务投向
新发行的城投债券有三个主要的募集资金用途,包括:新增投资、借新还旧与补充营运资金。
2019年到2022年,山东省新发行的城投债券中,用于借新还旧的比例从38.16%上升至74.6%。全国同期城投债券用于借新还旧的比例从55.51%上升至77.83%。

与地方政府关联
城投平台获得的政府补助收入占利润总额的比重越高,表明城投公司与地方政府的关系越紧密,同时也暗示着其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较弱。
2019年到2022年,山东省城投公司政府补助收入占利润总额的比重从51.95%上升至78.77%,全国同期这一指标从47.73%上升至63.07%。

风险判断
城投债券二级市场上的信用利差反映了市场投资者对于该省城投债风险的判断。
与相邻省份相比,今年以来山东省城投债利差整体处于较高水平,近期有所上升。

同济大学钟宁桦教授团队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形势下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管控的目标、难点与实现路径研究”,陆续推出系列地方债解读分析。第一财经获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宁桦解债”。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本周外盘看点丨 美欧日公布关键通胀数据,热门中概股最新业绩出炉
美国最新通胀数据或影响未来货币政策路径走向。财报季进入尾声,零售商和热门中概股业绩值得关注。上周国际市场风云变幻,英伟达业绩爆表提振市场信心,美联储会议纪要则打压了短期降息前景。美股企稳反弹,道指周涨1.30%,纳指周涨1.40%,标普500指数上涨1.66%。欧洲三大股指涨跌互现,英国富时100指数周跌0.07%,德国DAX30指数周涨1.76%,法国CAC40指数周涨2.56%。锤子财富2024-02-25 14:11:510000生成式AI成全球CEO眼中头号机遇,企业自上而下增加AI投资
英伟达首席财务官克罗斯说,“构建和部署AI解决方案,几乎已经覆盖每个行业。”“每个人都想投资人工智能(AI),最终,我带着来自老板和董事会成员的、两倍于此前估算的预算走出了会议室。”礼来的首席信息和数字官劳(DiogoRau)感慨,在礼来的年度预算规划会议上,他感受到了管理层对AI技术投资的热情。锤子财富2024-03-01 16:50:200000蚂蚁集团成立支付宝事业群、数字支付事业群
蚂蚁集团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12月23日,记者了解到,蚂蚁集团总裁韩歆毅发布全员信,宣布公司组织架构进行了新的调整。全员信内容显示,蚂蚁集团将成立数字支付事业群,在线上支付事业部(即原互联网支付事业部)、线下支付事业部、支付宝(中国)的基础上组建数字支付事业群,以此来加快创新支付产品的发展。0000滕泰:中国经济的确定性机遇和挑战|把脉中国经济
从靠投资转向靠消费,不仅要转变观念,更要调整政府宏观经济的管理机制。编者按:各种迹象和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正在复苏之中,但内外部环境仍然充满不确定性,复苏的动能也难言强劲。现阶段中国经济还存在哪些主要问题,未来经济前景如何?我们特邀请一些经济学家建言献策,在国庆节期间推出“把脉中国经济”系列评论,试图解答部分疑问。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