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盘暴跌10%,乐普医疗半年报提示了这些风险
8月28日A股开盘后,乐普医疗(300003.SZ)股价暴跌超过10%。公司发布的最新半年报显示,营收与利润双双下跌,上半年营收43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9.35%,上半年净利润9.6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24.17%。
乐普医疗近3个月股价累计下跌超过30%,目前市值约309亿元人民币。作为国内医疗器械领域的头部企业,公司在财报中提示了近期医疗行业面临的多重风险,包括带量采购、新品推广、产品质量以及集团化管理风险等。
对乐普医疗的收入产生直接影响的是持续的高值医用耗材、药品带量采购政策。乐普医疗称,带量采购的中标价格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公司产品存在低价中标后对收入、利润方面产生影响的风险。
今年5月,国家卫健委等14个部门曾联合印发了《2023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7月,纪检监察机关配合开展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动员部署视频会议在北京召开。
乐普医疗提示了国家医药监管政策带来的新产品推广风险。公司称,随着医药领域反腐政策的不断趋严,预计相关学术会议和市场推广行为将受到抑制,因此存在对公司新产品推广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同时,乐普医疗建立了运营督导委员会,下设内控部门,积极开展各项事务的规范化运行。
在产品研发风险和市场竞争风险之外,乐普医疗还特别提示了产品质量风险。公司称,医疗器械、药品是高度监管行业,政府相关部门对产品质量方面设置了严格的管理标准,公司存在因各类因素导致产品质量不佳的风险,这将给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近年来,乐普医疗一边进行大量并购,一边忙着拆分上市, 在财报风险提示中,乐普医疗指出,伴随业务上持续的并购整合,公司的架构体系已发展成拥有国内外多家一级子公司的产业集团,集团化对公司整体运营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协调统一,加强管控,提高整体运营效率,实现多元化后的协同,是未来公司发展面临风险因素之一。
据同花顺统计,2010年至今,乐普医疗通过参股或控股的方式,斥资近70亿元人民币收购兼并企业40余家,涉及药品、外科、诊断等业务板块,业务也从主营的心血管医疗器械拓展至眼科、齿科、皮肤科等多个领域。
另一方面,在成功拆分了乐普生物及心泰医疗赴港IPO后,乐普医疗上个月公告称,拟将控股子公司秉琨医疗拆分至创业板上市。该公司也是乐普医疗收购而来,主营外科用医疗器械及辅助麻醉护理类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例如吻合器、超声刀等外科用医疗器械。
英伟达扎紧生态藩篱,国内GPU厂商加速自主生态之路
英伟达此次禁止在其他GPU上通过转译层运行CUDA软件,或许将给部分仅依靠兼容路径的厂商敲响警钟。近期,英伟达宣布禁止在其他GPU上通过转译层运行CUDA软件的消息引起业内广泛讨论。GPU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架构等因素决定的性能先进性和计算生态壁垒。众所周知,英伟达凭借先发优势,以及大幅降低开发门槛的CUDA架构,稳稳圈住了大批用户,不仅使GPU在通用计算中逐渐成为主角,也成就了自身的护城河。0000燧原科技完成D轮融资20亿,上海国际集团领投
上海国际集团领投,并有新老股东跟投。28日,燧原科技宣布完成D轮融资20亿元人民币,由上海国际集团旗下子公司及产业基金,包括国际资管、国鑫创投、国方创新、金浦投资旗下上海金融科技基金、国和投资联合领投,腾讯、美图公司、武岳峰科创、允泰资本、弘卓资本、红点中国、广发乾和、瑞安达泰、浦东投控等多家新老股东跟投。0000收盘丨创业板指跌1%,超导概念股尾盘拉升
板块方面,医药板块领跌,地产深度回调,保险、白酒、银行表现低迷。8月7日,A股三大指数缩量调整,截至收盘,沪指跌0.59%,深成指跌0.83%,创业板指跌1%。农业、超导概念涨幅居前,券商股局部活跃;AI应用题材回暖,CPO、网游方向领涨。医药板块领跌,地产深度回调,保险、白酒、银行表现低迷。具体来看方面,超导概念股尾盘大幅拉升,截至收盘,国缆检测20%涨停,百利电气、创新新材涨停。锤子财富2023-08-07 15:38:210000审计署发布2022年度审计整改报告 截至9月底已整改问题金额9570多亿元
有关地方、部门和单位共整改问题金额9570多亿元,制定完善规章制度1600多项,追责问责2540多人。今天下午,受国务院委托,审计署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了“2022年度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审计整改报告显示,对于2022年度审计查出的所有问题,审计署已向138个地方、部门、单位印发整改通知和清单,由其全面落实审计整改责任。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