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培养造出最贵金枪鱼,富人“环保饕餮”真能拯救海洋吗?
在智人近30万年的历史中,至少有一半的时间,他们都冒险进入海洋寻找食物。如今,鱼类仍然是许多人生计和收入的重要来源,而全球人口已超过80亿,全球水产品贸易量已接近每年1.8亿吨。与此同时,海洋正在被破坏污染,这使得未来海洋中的鱼类是否能满足人类的需求成为一个更加迫切的问题。
为此,人类已经开始展开丰富的想象力——比如,让鱼的细胞在生物反应器中游来游去,并给它们喂食氨基酸、盐和糖等混合营养物质,几周后,这些细胞就能培养成熟,并成为可食用的鱼肉被送上餐桌。
如今,这种想象已经在实验室里实现,近年来通过大量初创公司的产业化技术,各种“人造鱼肉”距离人们的餐桌更近了。企业希望通过供应更多的细胞培养海鲜,减少过度捕捞等问题。


在美国,至少有三家初创企业宣称他们有望成为首批向消费者提供细胞培养鱼肉的公司。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经批准了禽类的细胞培养肉,一些鱼肉细胞培养公司已经向FDA递交了申请,FDA将评估细胞培养鱼肉的安全性,并有望在2024年作出审批决定。
“金枪鱼之都”再次崛起
这些美国公司都聚集在资金实力雄厚的加利福尼亚州。加州圣地亚哥曾被誉为“世界金枪鱼之都”。在上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成千上万的工人在沿海捕获廉价的长鳍金枪鱼,并制作成金枪鱼罐头。
现在,圣地亚哥初创公司BlueNalu正在通过细胞培养的方式来规模化制造一种更为昂贵的太平洋蓝鳍金枪鱼托罗(Toro)。这种金枪鱼腹的市场价超过每磅100美元(约合729元人民币)。BlueNalu正在尝试制造用于手握寿司的金枪鱼腹。
位于旧金山的Finless Foods也在进行类似的尝试,公司计划将从高端餐厅开始推广。

蓝鳍金枪鱼一度被要求列入濒危物种名单。2016年,太平洋蓝鳍金枪鱼数量仅为原始数量的2.6%。近年来,随着减少幼鱼捕捞等措施发挥作用,全球各地的蓝鳍金枪鱼种群已从濒临灭绝开始恢复,但该物种仍面临海洋生态系统恶化以及过度捕捞的威胁。
根据联合国的数据,目前大约有三分之一的鱼类资源遭到过度捕捞,这一数字自1974年以来增加了三倍。
除了蓝鳍金枪鱼,位于旧金山的Wildtype公司正在通过细胞培养技术对一种用于寿司制作的鲑鱼进行商业化。在海鲜市场上,这种被称为银鲑(银大马哈鱼)的价格通常高达40美元/磅。
Wildtype已经拥有一家试点工厂,每年可生产超过20万磅的细胞培养海鲜,并获得了包括影星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Leonardo DiCaprio)等投资人的支持。
但这些细胞培养鱼的生产商都面临两大问题:其一,是口感方面,这些培养鱼的肉质与野生鱼肉还有一定的差别,因此并不一定能被大多数消费者接受;其二,细胞培养鱼肉的成本仍然很高。
以Finless Foods的细胞培养蓝鳍金枪鱼为例,尽管已经从2017年的近2万美元/磅降至2019年的约4000美元/磅,但价格仍然堪比黄金,远高于蓝鳍金枪鱼腹100美元/磅的市场价。
不过厂商们认为,这种细胞培养肉最早就像是高端“特斯拉”汽车这样的奢侈品,只会被一部分高端用户消费,而随着量产的扩大,成本就会逐步下降,并最终成为大家都能消费得起的产品。
而且,相较于更容易获得的红肉或禽肉类细胞培养,海鲜细胞肉培育的价值更大。这是因为这些稀有的海鲜本来价格就十分高昂,而随着过度捕捞、人为污染等行为对海洋生态的破坏,这些珍贵的鱼类随时面临灭绝的威胁,因此价格上涨的趋势难以阻挡。
培育濒危鱼类更具经济效益
由美国资本推动的细胞培养肉的风潮近几年也蔓延到亚洲。总部位于新加坡的初创公司Umami成立于2020年,该公司就希望利用濒危鱼类的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大规模生产。

就在本月,上海一家名为未食生物(CellX)的细胞肉初创公司也宣布其千升吨级的细胞肉培养中试工厂正式启用,采用自主研发的悬浮细胞系和低成本无血清培养基,有望大幅降低细胞肉培养产品的成本。
值得关注的是,国内生物技术设备供应商东富龙也是CellX的战略合作方,为其供应细胞培养设施。
CellX联合创始人兼CEO杨梓梁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海鲜等高价值的品类是该公司未来研发的方向。“我们除了在研究细胞培养三文鱼和金枪鱼之外,也希望能够做一些国内高附加值的鱼类品种。”他说道。他预计年底就有望推出一些鱼肉产品。
不过,由于国内尚未批准任何细胞培养肉产品,CellX在国内生产的细胞肉将在获得美国FDA批准之后,首先供应美国市场。
与自然界中存量相对丰富的鱼相比,生产稀有品种鱼类并不需要额外的生产成本,这意味着培养价格高昂的鱼类更具有经济效益。
生物技术咨询公司Helikon Consulting创始人兼CEO凯特·克鲁格(Kate Krueger)表示:“高价值产品和低价值产品之间的复杂性可以忽略不计或不存在。”
杨梓梁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们的生产成本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做高附加值的产品会更有优势。”
目前在鱼类细胞培养中,悬浮液细胞培养是一种主流的技术。单细胞悬浮液可以节省生物反应器内的宝贵空间,这意味着每批次可以培养更多的鱼肉。
另一个重要的技术被称为“脂质装载”技术,通过这种技术,可以使细胞生长出定量脂肪的鱼肉,比如富含脂肪的蓝鳍金枪鱼托罗的鱼腹部分。
美国的BlueNalu公司就已经在脂质装载技术方面取得进展。该公司首席技术官迈登(Lauran Madden)表示,大多数金枪鱼脂肪的30%至40%是饱和脂肪,其中25%是omega-3脂肪酸,其余的是其他不饱和脂肪。通过脂质装载技术,可以调整脂肪的比例,比如可以创造出omega-3高达90%的细胞培养肉,而且脂肪与肌肉细胞可以在同一个生物反应器中生长,从而进一步节省成本。BlueNalu的目标是要将细胞培养海鲜的成本降低75%。
或许永远不会成为主流食品
尽管科学取得了进步,投资者也产生了狂热的兴趣,但细胞培养肉公司仍然处于一个未知领域,也有不少人对此持有怀疑态度。
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UCSB)的研究人员对于这些企业能否颠覆传统海鲜市场表示怀疑。该校海洋生物学家哈尔彭(Benjamin Halpern)教授表示:“即便细胞培养海鲜在口味、质感和营养方面能够做得跟传统的海鲜非常接近。但考虑到价格和便利性,消费者未来能否接受从实验室里培养出来的鱼肉仍是个未知数。”

哈尔彭认为,即便细胞培养肉的成本可能随着时间推移不断下降,但它可能永远也不会成为世界上大多数人吃的食品。他同时表示,有些人认为细胞培养海鲜可以取代鲑鱼或者金枪鱼等高价值的鱼类,但其实这些鱼类目前还没有到真的要灭绝的地步,因此这些公司的商业化将是一个痛苦而又漫长的过程。
细胞培养海鲜公司提出的另一个优势是供应链的可追溯性。Wildtype联合创始人埃尔芬拜因(Aryé Elfenbein)表示:“我们可以非常精确地了解一种海鲜的制造地点,包括制造商是谁、何时制造的、运输方式如何等,信息的详细度远远超出我们在传统海鲜中看到的水平。”
以美国为例,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加州的一些餐馆使用的鱼类样本贴错标签的情况并不罕见。英国和加拿大的一组研究人员早在2009年估计,全球售出的大约五分之一的野生鱼是通过非法或者不受管制的捕捞活动获得的。
一图看懂|半年报进入密集披露期 8月能否开启行情季?
7月A股实现开门红,且成交额重回万亿大关。展望8月,政策底已现,市场底在哪里?下半年经济能否对市场起到支撑作用?公募基金和部分上市公司半年报出炉,配置策略如何把握?一图看懂>>锤子财富2023-07-31 22:52:400000外交部:正协调各方协助中国公民尽快离开加沙
我们高度重视在加沙中国公民的安全,一直与他们保持密切联系,并尽可能提供帮助。目前外交部正在协调各方协助中国公民尽快离开加沙。外交部今天(2日)举行例行记者会。对于在加沙中国公民安全相关问题,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我们高度重视在加沙中国公民的安全,一直与他们保持密切联系,并尽可能提供帮助。目前外交部正在协调各方协助中国公民尽快离开加沙。0000财政部详解一季度财政收入由负转正:非税收入保持较快增长
预计二季度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下半年增速回落今年一季度以来财政收入增速由负转正,背后体现了经济的持续复苏。4月18日,财政部公布全国一季度财政收支数据,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341亿元,同比增长0.5%。财政部国库支付中心副主任薛虓(xiāo)乾在一季度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解读,一季度0.5%的累计增幅比1-2月提高1.7个百分点,实现由负转正。0000德国公共交通大罢工如何影响经济?一天损失1亿欧元
ING经济学家布热斯基近期表示:“新的一年给德国经济带来了新的问题:政府紧缩措施、火车司机持续罢工、红海危机造成的供应链中断。事实上,今年第一季度德国经济再次收缩的可能性似乎更大。”进入3月以来,德国的铁路和航空罢工频繁发生。“别提了,影响太大了。”在德国多年从事科技教培工作的资深经理人莉莉安女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说,这次反反复复的罢工从今年1月开始,至今能否结束尚不知晓。锤子财富2024-03-19 10:07:420000迈向新征程!国信证券资管子公司正式获批
2023年11月10日,国信证券收到中国证监会批复,核准公司设立国信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信资管”)。国信资管注册地为广东省深圳市,初始注册资本10亿元,业务范围为证券资产管理业务。锤子财富2023-11-10 22:3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