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造车新势力悄然登场,创始人出自小米生态链公司
就在百度和吉利造车项目极越汽车出炉后不久,小米生态链公司石头科技创始人昌敬的造车项目也宣告落地。
8月22日晚间,又一新汽车新势力极石汽车“横空出世”,旗下首款车型极石01也正式发布。新车型提供6座和7座两个版本,售价分别为35.99万元和34.99万元,采用增程式混动系统,WLTC纯电续航为235公里,综合续航里程为1115公里。新车预计将于今年11月份实现交付。

与极越汽车一样,极石汽车并没有直接获得生产资质,而是由上海洛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洛轲智能”)和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下称“北汽制造”)共同打造,其中,由昌敬控制的洛轲智能负责提供智能化方案和设计,而北汽制造负责生产制造。
值得注意的是,极石汽车首款车无论在内饰设计、配置、空间、动力、产品定价和定位上,都与理想汽车L8颇为相似,业内人士也戏称极石01是一款“硬派越野版理想L8”。
不过,相对于“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昌敬打造的极石汽车显得极为低调,市场上基本上没有其声音。但和其他造车新势力相比,极石汽车造车速度不可谓不快,不到三年就孵化出了首款车型。
2021年4月,市场首次传出昌敬要亲自带队下场造车的消息。昌敬同时也是石头科技的创始人兼CEO,主营业务是石头自清洁扫地机器人,并是小米生态链上的明星项目。对于创始人下场造车一事,当时石头科技专门对外回应称,“该项目与石头科技不产生直接关联,石头科技没有参与”。此外,公开信息显示,洛轲智能陆续获得Coatue、IDG Capital、腾讯、红杉资本等众多知名机构投资,目前已经完成多轮融资,投后估值已超过20亿美元。高管团队包括威马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前合伙人闫枫、上汽集团前新能源汽车电控和集成总工程师阎全忠等人。
一开始,昌敬计划跟蔚来汽车等造车新势力一样采取代工模式。有消息称,最初洛轲智能选择落户安徽芜湖,与奇瑞汽车进行合作。2022年3月,洛轲智能在芜湖几乎同时注册成立了三家公司,分别包括制造、科技和销售业务。
但后来洛轲智能造车项目选择和北汽制造合作,而后者主要生产越野车及军车,今年年初被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收购大部分股权。目前,北汽制造成为了山东唯一、青岛首家具备越野车、轿车、货车等全资质整车制造总部企业。据悉,生产极石汽车的便是北汽制造青岛莱西总部基地。
联手北汽制造后,极石汽车终于拿下“准生证”。今年6月,在工信部372批新车公示中,出现了极石01车型的申报信息,申报厂商正是北汽制造,车辆尾标为北京汽车制造厂。
8月17日,就在极石汽车发布前不久,山东魏桥创业集团与洛轲智能共同对外宣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基于新能源汽车产业达成深度合作共识。这相当于是双方合作造车的一次“官宣”。公开资料显示,魏桥集团为全球最大铝业生产企业之一,业务覆盖完整铝业生产以及精细化加工产业链。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昌敬加速度造车的路上,洛轲智能不论是在硬件还是软件上都没有选择全栈自研,而是与多家头部供应商合作。据了解,极石01的车机芯片使用的是高通8155芯片,大容量电池来自于宁德时代,标配版智驾方案来自易航智能,高阶智驾方案则主要由小马智行负责。另外,极石01是首款搭载纯固态激光雷达的量产车,而这个固态激光雷达则是由禾赛科技提供。
地方争夺1万亿增发国债额度,水利项目达5700亿元
1万亿国债资金全部给地方且不用还,地方积极申报项目来抢夺更多的额度,其中水利项目涉及金额达5700亿元。而且此次国债资金还可作项目资本金。随着国务院获批在第四季度增发1万亿元国债,并将全部转给地方使用,且地方不用还钱。一时间地方纷纷召开会议积极申报符合条件的项目,以争取到最大的国债额度,用于灾后重建或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促进地方经济增长。000010年1000万,贵人鸟品牌易手
此次贵人鸟“脱鞋”不意外,近些年,这家本土体育老牌运动鞋服企业的收入一路下降并持续亏损。贵人鸟这个牌子到底值多少钱?现在有了答案。ST贵人鸟日前(603555.SH)发布2023年三季度报,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0.72亿元,同比上涨8.55%,但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5523.59万元。数据显示,今年1-9月,公司运动鞋服业务实现营业收入约3.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约30.7%。0000备战超级央行周,市场会发生什么变化?
向来对外部环境更敏感的港股率先大涨。时隔一周,市场押注美联储降息已出现变化。截至9月17日,Fedwatch工具显示,押注美联储周四降息50BP(基点)的概率已经从上一周的30%飙升到60%附近。美国道琼斯指数周一再创历史新高。锤子财富2024-09-26 09:30:330000消费潜力加速释放,商务部:全国家电以旧换新销售额突破2000亿元
全国家电以旧换新销售额突破1000亿元用了79天,从1000亿元到2000亿元仅用40天。第一财经记者从商务部了解到,根据商务部全国家电以旧换新数据平台,截至12月6日24时,2963.8万名消费者购买8大类家电产品4585万台,带动销售2019.7亿元,其中一级能效产品销售额占比超过9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