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能源进入制氢赛道;晶澳科技控股方发生股权变更 | 新能源头条
国内制氢赛道发展提速
今年以来,绿电制氢市场加速增长,正在成为氢能大规模商业化的突破口。
电解水制氢将水制备为氢气和氧气,不同于煤炭和天然气制氢,电解水制氢的过程不产生碳排放,是清洁绿色的制氢方式,近年来备受行业关注。电解槽是电解水制氢的核心设备,现在的主流路线有碱性电解槽、质子交换膜(又称“PEM”)电解槽。
根据中国招标与采购网,2023年国内制氢电解槽市场招标需求爆发,1月至6月招标量超过1200MW,超过2022年全年约800MW的出货量。
国信证券的研报预计,2023年国内电解槽市场空间达42亿元,2030年将达到565亿元。从全球来看,2023年全球电解槽市场空间达321亿元,2030年全球电解槽市场空间将达到3822亿元。
此前,第一财经记者采访了多位氢能行业人士,他们都感觉到,今年以来,随着风电和光伏装机量、发电量快速增长,消纳冗余电量的绿电制氢项目规模大幅提升。
在氢燃料电池领域投入多年的重塑能源,也开始向上游布局制氢设备。8月16日,重塑能源发布了一系列制氢系列设备,包括自主研发的质子交换膜纯水电解制氢系统、碱性电解槽、离网氢电转换装备等,展现了从电变氢到氢变电的能源转换闭环。
对于入局制氢市场的原因,重塑能源董事长林琦对包括第一财经在内的媒体表示,“结合产业上游对氢能装备技术亟待提升的实际需求,以及下游应用端对绿氢巨大需求的市场潜力,决定布局氢能装备”。
天眼查信息显示,重塑能源2014年成立于上海嘉定,此前主要从事氢能汽车燃料电池的研发和生产,已经历数轮融资,主要股东除创始人林琦以外,还包括中石化、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一汽解放汽车等。
目前国内布局电解槽的企业还有阳光电源(300274.SZ)、科威尔(688551.SH)、派瑞氢能、隆基氢能、海德氢能等。越来越多国内企业入局制氢赛道,也让制氢产业链的国产化进程驶上快车道。

据了解,不论是氢能汽车使用的燃料电池还是高效率电解水制氢,都离不开核心材料质子交换膜,此前这一材料主要由国外的戈尔及杜邦等公司主导。
业内认为,随着国内企业自主研发的质子交换膜走向商业化,稳定性进一步提升,将有利于氢能产业链降低成本和大规模应用。
此外,氢能产业正在迎来规范化发展。日前,国家标准委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国家能源局六部门联合印发《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这是国家层面首个氢能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上述《指南》系统构建了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涵盖基础与安全、氢制备、氢储存和输运、氢加注、氢能应用五个子体系。还提出,目标到2025年制修订30项以上氢能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在氢制备方面,将制修订PEM电解槽技术要求、水电解制氢系统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水电解制氢系统性能测定方法等标准。
晶澳科技控股方发生股权变更
晶澳科技(002459.SZ) 8月16日晚发布公告称,该公司控股股东东台市晶泰福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晶泰福”)股权结构发生变动,靳保芳将其持有晶泰福19%的股权转让给其女儿靳军辉,范彩平将其持有晶泰福 5%的股权全部转让给其女儿靳军辉。
在股权变动前,晶泰福由靳保芳、靳军淼、范彩平分别持股70%、25%、5%。晶泰福持有晶澳科技47.42%的股份,靳保芳为晶澳科技实际控制人。
在股权变动后,靳保芳、靳军淼、靳军辉分别持有晶泰福51%、25%、24%的股份。按照晶澳科技16日股价和相关持股比例计算,靳军辉将间接持有晶澳科技的股份市值约100亿元,成为又一位“光伏二代”富豪。
晶澳科技是光伏组件老牌龙头企业,主营业务为光伏硅片、电池及组件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光伏电站的开发和运营,光伏组件业务是其主要收入来源。
晶澳科技还在上述公告中表示,靳保芳与靳军辉、靳军淼均系父女关系,此次股权变动不会导致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业务结构发生变化。
8月17日,截至发稿,晶澳科技股价微涨0.6%,报28.6元/股,总市值947亿元。今年7月份,晶澳科技发布了今年上半年业绩预喜的公告,预计2023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42亿元至49亿元,同比增长146.8%至187.95%,扣非归母净利润45.6亿元至52.6亿元,同比增长179.3%至222.2%。
碳博会上的绿色太保:将绿色理念嵌入企业发展基因
绿色,已经成为中国太保可持续发展的底色。经过了几年的实践,中国太保在绿色金融方面已经硕果累累。在6月11日开幕的首届上海国际碳博会上,中国太保旗下太保产险就带着自己在七大领域的绿色金融发展成果和前沿探索“闪亮登场”。其中,太保碳普惠平台、金融企业低碳运行等项目更是首次亮相碳博会。0000科创指数产品规模超1600亿元,科创100ETF“新品上架”
科创50ETF产品规模超过1400亿元,为境内第二大宽基指数产品。截至目前,科创指数境内外产品规模超过1600亿元,其中科创50ETF产品规模超过1400亿元,为境内第二大宽基指数产品。自2020年11月首批4只科创50ETF产品上市后,科创50ETF产品规模已从首发的200亿元快速增长至超过1400亿元,在近3年时间内规模增长超7倍,其中,今年以来,科创50ETF规模已增长75%。0000一文看懂SpaceX和我国商业航天新局
中国的火箭和卫星可以做到完全的技术自主,但从商业航天的逻辑来看,在成本方面还有较大的优化空间。近期,在一次直播活动中,我提到了我的家乡中国山东省海阳市的东方航天港建设。但因为时间关系,没有详细展开讲当前商业航天的发展情况,后来有观众对这个话题感兴趣。再加上最近SpaceX第六次试飞星舰,国内的卫星发射频率也在明显加快。所以我写一篇文章,给感兴趣的读者朋友们介绍一下我所了解的商业航天。商业航天0000低价策略带动二季度订单增长,美团称将进一步优化骑手配送环境
随着消费环境的变化,“低价”成为了平台业绩增长的驱动力。8月28日,美团(3690.HK)发布2024年第二季度财报。今年二季度,美团实现营收823亿元,同比增长21%。经营溢利为112.6亿元,同比增长138.8%。经调整EBITDA为150亿元,同比增长95.2%。此外,美团架构调整,骑手配送环境等话题也受到关注。继续推进低价策略随着消费环境的变化,“低价”成为了平台业绩增长的驱动力。锤子财富2024-08-31 12:50:280000美债至暗时刻还未到?美SEC着手“排雷”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旗下金融稳定监督委员会已成立对冲基金工作组。近期,美债收益率大幅上行,引发了全球市场资产估值调整。在流动性供需明显失衡、波动率飙升之际,对冲基金对美债的风险敞口大幅攀升,这给金融风险埋下更大隐患。为应对与对冲基金基差交易的风险,进而危及金融体系,美国监管机构据悉正考虑遏制相关交易。锤子财富2023-10-22 17:08:0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