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铭:经济全球化不会终止,但会趋向短链化和多链化
经济全球化会停止吗?在中国吸引外资和外贸进出口增长面临严峻挑战的当下,全球化以及全球价值链重构的趋势备受关注。
8月16日下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主办的第三届“智荟中欧·北京论坛”聚焦“全球价值链调整:新机遇与新挑战”展开探讨。商务部原部长陈德铭在现场表示,经济全球化不会终止,但具体内容与链接将会变化,更多趋向于短链化和多链化。

陈德铭提出,无论从科学技术行将攻关克难的指向来看,还是从人类面对气候变化、环境破坏的挑战分析,都预示着各经济体的开放势在必行,闭关自守必将落后。但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矛盾的转化,经济全球化下的供应链、价值链正在发生动态调整。生产要素的成本增长、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经贸规则的调整与变化,以及地缘政治斗争等几种力量,将显著影响最终的变化趋势。
陈德铭认为,大国之间的博弈严重干扰价值链的稳定生态。气候变化已经严重影响了人类生存,而落实碳和甲烷减排任务应该高于经贸治理的既有规则,同时应谨防过度保护的贸易设障。其中,欧盟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法案的实施将对全球价值链重构产生深远影响。
“目前,美国、日本并未对CBAM提出异议,而不少发展中国家深感压力。”他表示,一旦实施CBAM,其他发达国家很可能如法炮制,将碳关税扩展到更多进出口商品领域,“我们目前少有对碳达峰、碳中和与贸易价值链关系的研究,而这恐怕是若干年内全球经贸不可回避的难题”。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特聘教授、世界贸易组织前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Lamy Pascal)也在当天论坛的主旨演讲中提出,当今世界正在经历两个重大转变,即气候变化和数字化——与气候相关的贸易措施越来越多,数字贸易体制比以前的体系更加碎片化。
在拉米看来,总的来说,目前正在发生效率和安全之间的再平衡。受市场驱动的去风险影响,供应链重组转化为多元化发展,以减少对单个或若干上游供应商的依赖,也让供应链的区域化趋势更加明显,比如“在中国的企业更加中国化,在美国的更美国化,在欧洲的更欧洲化,甚至在印度的也更印度化”。
由于疫情期间外商进入中国受限,今年经济复苏中消费需求低迷,外企利润两位数下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整体呈现出减弱趋势。
中国国家外汇局8月初发布的数据称,今年4~6月间,衡量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指标直接投资负债增幅降至49亿美元,同比去年缩小了87%。中国商务部此前发布的数据也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FDI)金额同期下降2.7%,为三年来首次下降。
陈德铭表示,外商对华直接投资负债增幅虽表明仍有新的投资进来,但应该警觉,不少外国企业在观望、等待,讨论着供应链多元化问题。
根据陈德铭引用的数据,2023年上半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下降了25%,仅占美国进口的13.3%,低于去年的16.5%。墨西哥已取代中国成为美第一进口国,中国目前份额位列第四。
为了更好地应对挑战,国务院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从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国民待遇、持续加强外商投资保护、提高投资运营便利化水平、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完善外商投资促进方式等六方面提出24项政策措施。
汽车整车板块拉升 机构建议关注处于较好新车周期的龙头车企
机构建议,主要关注处于较好新车周期,以及智能电动技术布局领先的自主品牌龙头车企。7月25日,汽车整车板块拉升,截至发稿,亚星客车涨停,长安汽车涨超5%,江铃汽车、长城汽车、江淮汽车、安凯客车等跟涨。锤子财富2023-07-25 10:06:470000价格战打乱二手车商经营节奏,准新车不再是“香饽饽”
对于二手车商来说,亏钱卖车成为了2023年的关键词。中国汽车流通协会1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二手车累计交易量1841.33万辆,同比增长14.88%,与2022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38.5万辆,累计交易金额为1.18万亿元。0000《不眠之夜》上海版八周年:接待62万人,总收入5.5亿
据统计,《不眠之夜》上海版项目总收入超5.5亿元,接待来自全球各地观众超62万人,其中跨省市及境外游客占比60.5%。由上海文广演艺集团SMGLIVE与英国戏剧先锋Punchdrunk联合制作的浸入式戏剧《不眠之夜》上海版,本月迎来亚洲驻演八周年。据统计,《不眠之夜》项目总收入超5.5亿元,接待来自全球各地观众超62万人,其中跨省市及境外游客占比60.5%。锤子财富2024-12-24 10:58:020000财政部:2024年中央财政将适当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中央和省级投资补助水平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2月1日,国新办就2023年全年财政收支情况举行发布会。财政部国库司司长李先忠表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2023年,中央财政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财政支农政策的重中之重,为全国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提供了有力有效的支撑。具体讲,中央财力主要从两个方面发力: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