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融大幅回落,新增信贷不及预期,7月金融数据释放什么信号丨火线解读
央行8月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和社融数据的表现大幅低于预期。
数据显示,7月,人民币贷款增加3459亿元,同比少增3498亿元;社融规模增量为5282亿元,较上年同期少2703亿元;月末M2同比增长10.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6个和1.3个百分点。
机构指出,7月信贷社融超预期、超季节性回落,进一步指向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大,本质还是内生动力不强、需求不足、信心不足。一批政策组合拳或将陆续出台。
三大因素致信贷明显不及预期
数据显示,7月份住户贷款减少200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335亿元,中长期贷款减少672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237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3785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712亿元,票据融资增加3597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2170亿元。
中信证券指出,尽管去年同期基数较低,但7月新增社融信贷全面走弱,其背后既有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又显示出当前经济复苏内生性动力不足的问题。一方面,7月为信贷小月,且6月季末考核信贷投放加大也部分挤占了7月融资空间;另一方面,内需不足、外需疲软仍对生产端形成制约,且地产销售持续低迷,企业和居民部门融资需求修复一波三折。受票据供给不足、集中到期以及信贷走弱的影响,7月末票据利率快速下探,票据冲量现象较为明显。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第一财经表示,7月新增信贷同比少增,明显不及市场预期,背后可能有三个原因。一是上月新增信贷规模高达3.05万亿,这会形成一定的透支效应,透支7月的信贷需求和投放。第二是今年6月降息之后,市场上形成了比较强的利率下行预期,造成一些市场主体的融资需求推迟释放,以便等待以更低的成本获得信贷。最后一个原因是近期尽管稳增长政策频出,但是从政策发力到市场显效往往需要一段时间。
王青同时指出,这也意味着8月信贷投放会出现大幅上扬,同比也将有大幅的多增,当前宏观政策调控力度正在加大,信贷低迷现象不会持久,三季度信贷整体上会比去年同期有一定幅度的多增,宽信用进程会有波折,但是在经济修复动能明显转强之前,宽信用的方向总体上不会改变。
7月社融大幅回落
初步统计,7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282亿元,比上年同期少2703亿元。从结构上看,社融口径人民币贷款7月仅增加364亿元,创下有统计数据以来的新低,是7月社融的最主要拖累项。
数据显示,7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364亿元,同比少增3892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339亿元,同比少减798亿元;委托贷款增加8亿元,同比少增81亿元;信托贷款增加230亿元,同比多增628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1962亿元,同比少减782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179亿元,同比多219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4109亿元,同比多111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786亿元,同比少651亿元。
王青指出,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主要受当月投向实体经济的人民币贷款环比、同比显著少增拖累。此外,7月政府债券融资环比少增,主因国债到期压力加大,以及利率下行预期下当前地方债发行指导利率较低,而投资者预期后续地方债供给将放量,从而压制一级认购情绪,进而导致7月地方债发行大量推迟。
机构认为宽松货币政策不会缺席
央行副行长刘国强7月14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加强政策措施储备的部署,稳健的货币政策将继续精准有力,应对超预期挑战和变化仍有充足的政策空间。总量方面,根据形势变化合理把握节奏和力度,加大逆周期调节,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8月4日,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表示,降准、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以及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都具有投放流动性的总量效应,需要统筹搭配、灵活运用,共同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综合评估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目标是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合理充裕。另一方面,将科学合理把握利率水平,既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和宏观调控需要,适时适度做好逆周期调节,又要兼顾把握好增长与风险、内部与外部的平衡,防止资金套利和空转,提升政策传导效能,增强银行经营稳健性。
中信证券认为,二季度以来,特别是7月政治局会议后,政策层面更加强调加大宏观政策力度和逆周期调控。在当前低通胀、低社融背景下,预计宽松货币政策不会缺席,三季度专项债发行提速或带动基建项目融资增长,民企融资“第二支箭”扩容增量以及降低首付比例、调整存量房贷利率等政策也有望陆续出台,进而对下半年社融信贷形成拉动,但仍需关注近期头部房企债务风险等扰动因素。
浙商证券认为,结合近期各重大会议的政策信号,预计货币政策维度三季度降准、四季度降息的概率较大,一方面积极推动宽信用,改善企业资金可得性,另一方面进一步推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值得注意的是,8月4日央行新闻发布会中提出“防止资金套利和空转,提升政策传导效率”,政策较为关注资金是否有效进入实体部门,在做好逆周期调节、投放流动性的同时,引导资金有效进入实体也是关键。后续央行在维持宽松基调的同时,也将更加强调防止资金空转、引导资金进入实体,进而强化稳增长效率。其他的政策工具方面,预计结构性政策工具也将持续发力,预计下半年仍可期待新创设的结构性政策工具。预计政策性金融工具也有望新增额度,发挥“准财政”属性。
详解《人工智能框架公约》,“布鲁塞尔”效应在AI领域会如何
上个月,欧盟《人工智能法案》也正式开始生效。当地时间5日,美国、欧盟、英国等10个国家和组织在欧洲委员会司法部长会议上签署了首个《人工智能框架公约》。锤子财富2024-09-08 15:00:070000上海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13次会议召开,这两部法规表决通过
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增强监督刚性。上海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今天(5月10日)继续召开,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关于修改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决定》,相关法规均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莉新主持并讲话。0000技术与政策双重助推,新能源货运为何仍难盈利?
由于国家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彻底退出,新能源货车推广政策进入调整期,单纯依赖补贴推广新能源的方式效果不甚理想。每当遭遇重污染天气,许多城市的货车常被要求管控禁行。然而,这种方式却不能彻底解决问题,提高新能源货车渗透率才能“治本”。锤子财富2024-04-19 09:09:200000经济衰退与降息预期交织,美股后市怎么走?
受经济衰退担忧和对美联储可能降息的预期影响,投资者难以判断美股前景。美国经济中的诸多不确定性正促使基金经理转向抗跌股和美国国债这类避风港,但他们同样也担心会错过股市反弹机会。数据显示,机构投资者对股票的配置仍高于长期趋势水平,同时今年以来急剧上升的现金持有量也维持在历史平均水平附近。锤子财富2023-05-09 11:01:16000029省份已公布经济三季报;前“湖北首富”获59万元国家赔偿;以色列同意暂时推迟地面进攻加沙地带;他当选美国众议院众议长丨早报
第一财经每日早间精选热点新闻,点击「听新闻」,一键收听。【观国内】国家发改委:本次增发国债把防洪减灾工程作为重中之重10月25日,国新办举行增加发行国债,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司司长罗国三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本次增发国债把防洪减灾工程作为重中之重,推动进一步整体提升洪涝灾害的防御能力。锤子财富2023-10-26 07:22:0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