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反腐|孙宁玲:坚决拥护医疗反腐,但反对一概污名化学术会议
在此次医药反腐中,外界高度关注的是医生通过学术会议获得的“灰色收入”。自此轮反腐以来,全国各地已有多场学术会议因故延期举办。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孙宁玲教授8月10日晚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她坚决拥护医疗反腐,但反对一概污名化学术会议。

学术会议通常都在周末举办,是医生利用门诊手术之余的闲暇时间分享知识与技术,通过学术分享获得的劳务费也是医生收入来源的一部分,但这部分收入在此轮反腐中受到质疑。
有业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一些学术会议就算照常举办,参会的人嘉宾也会少一大半。企业不敢请专家了,请了好像就是“行贿”;专家即便受邀,为了“避嫌”也会婉拒。
孙宁玲写道:“近期医疗行业人人自危,患者对医生不信任感增加。”
她表示,医疗行业与其他行业一样都有“蛀虫”,都有既得利益者。“看到有的院长利用权力贪污巨款,看到有的医院重要部门借助权利高价购买设备吃回扣数千万,感到很痛心,在医疗行业出现这种事必须法办严办。”她写道。
但她同时呼吁,不应将医学会议污名化。“学术会议是医生们医疗信息交流,新知识传播,疑难医学问题商讨的平台,是促进医生技能提高的重要一部分,在政府不出资的情况下,以医学学会和协会平台在企业赞助下开展这些学术活动,这本是好事!”孙宁玲表示。
她还称,进行学术会议和交流是全球惯例,也是每个行业的惯例。规范的,按照国家的要求举办会议领取费用是合理的,要打击是那些不规范利用学术会议套取经费为己用的不法行为和个人。
“医学进步与知识交流紧密相联,但是不能因为反腐而影响正常的行业行为,否则代价是全民健康。”她写道,“我们反对一概污名化学术会议,反对一概污名化专家讲课的意义,反对一概污名化企业的学术推广行为,因为医学进步的历史与这些分不开!”
一位资深医务人员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每次讲课我都会准备特定的幻灯片,基本上都不会重复,这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于讲课费,行业内都有标准的,不同职级的劳务费标准不同,我认为避免学术会议利益输送最好的办法是备案和公示,而不是把这些学术交流都取消了之,因为医疗界的技术发展迭代很快,学术交流很重要,对于培训年轻医生来说也是一种重要的途径。”
按照民政部相关规定,由行业协会组织的学术会议,每天高级专业技术支撑或司局级人员1500元-2400元,其他专业技术或处级以下人员每天900元-1500元。另外,会期半天按日标准的60%执行,会期超过两天,第三天及以后按日标准的50%执行。
此外,院士、全国知名专家或部级人员,可按照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的专家咨询费标准上浮50%执行。
如果是民营企业举办的会议,支付意愿是“上不封顶”,但也受通行业市场价格的影响。比如请医生讲课一上午3000元,是正常的;如果是3万元,就涉嫌超标了;但是在两者之间仍有较大空间的“模糊地带”。
伦镍风波余震不断:LME胜诉两家对冲基金,还有超7亿元索赔待决
英国高院裁定LME胜诉,两家对冲基金的索赔失败近日,一场涉及伦敦金属交易所(下称“LME”)及其结算机构LMEClearLimited(下称“LMEClear”)的诉讼案在英国高等法院落下帷幕。两家美国对冲基金Elliott和JaneStreet因“伦镍风波”诉LME的案件被裁定败诉。0002与俄罗斯、沙特、委内瑞拉等政府签署手机采购协议?华为深夜辟谣
勿信勿传,果断举报。近日,有消息称,沙特阿拉伯、俄罗斯、委内瑞拉等国家已向华为订购价值一千万元的华为最新手机产品。对此,华为官方微博账号@菊厂阿华昨日深夜在微博平台上发文辟谣。华为官方称,“俄罗斯、沙特、委内瑞拉等政府与华为签署手机采购协议”信息为造谣。造谣者毫无根据,无事生非,在多个平台、账号推送相同信息扩散,请勿信勿传。锤子财富2023-09-19 09:08:170000碳酸锂价格波动,有电池回收企业称去年赚的钱今年赔光了
“去年赚的钱,今年已经赔完了。”2022年,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的飙涨让不少动力电池回收企业大赚了一把。但进入2023年,电池价格剧烈震荡,一路走低,这令一些动力电池企业遭受打击。“去年赚的钱,今年已经赔完了。”某动力电池回收企业老板刘旺(化名)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由于电池价格较去年大幅下跌,今年经营大幅亏损。收货谨慎0000深市半年报:实体上市公司八成盈利,AI产业链海外订单持续增加
实体上市公司近八成实现盈利,近半公司净利润同比实现增长,350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100%。9月1日,深市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整体情况出炉。截至8月底,深交所2837家上市公司披露上半年经营业绩,合计实现营业收入超9.88万亿元,实现扣非后净利润超4800亿元。其中,实体上市公司近八成实现盈利,近半公司净利润同比实现增长,350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100%。整体复苏与龙头带动0000财政部:组建2024-2026年储蓄国债承销团,成员数量不超过40家
通知称,2024-2026年储蓄国债承销团成员目标数量为不超过40家。12月5日,财政部发布关于组建2024-2026年储蓄国债承销团有关事宜的通知。通知称,2024-2026年储蓄国债承销团成员目标数量为不超过40家。通知明确,自愿接受《2024-2026年储蓄国债承销主协议(范本)》条款约定并且符合《办法》第九条规定的存款类金融机构,可报名参加2024-2026年储蓄国债承销团。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