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沪深市IPO零受理,实操中IPO门槛提升?
近期,IPO是否全面收紧一事备受市场关注。
继“ 吃穿住”行业IPO收紧、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暂停受理的“小作文”疯传之后,今年7月份沪深交易所IPO零受理的现象也牵动市场神经。
多位中介机构人士告诉第一财经,7月份属IPO申报淡季,受理数量减少也属正常,但在实操中感觉现在各个板块的IPO申报比较难获得受理,IPO门槛有所提高。当然也有投行人士表示,尚未收到官方指导信息。
7月份IPO零受理,门槛提高?
沪深交易所IPO的最新受理日期停留在6月30日,7月份以来至8月3日,新增受理的IPO数量为零。A股市场同期仅北交所有1家公司申请公开发行获得受理。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因为财报有效期的关系,每年6月份是IPO申报高峰期,进入到7月份申报数则会大幅减少。
以历年的情况来看,2022年7月、2021年7月A股注册制板块受理数分别为2家(科创板和创业板各1家)、3家(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各1家)。
有一位IPO律师告诉第一财经,现在各个板块的IPO申报都比较难获得受理,IPO的门槛有所提高。
“根据手上项目得到的信息是,主板方面报告期平均收入低于5亿元的企业不受理;科创板选择第五套标准的IPO申报也不受理,特别是连续亏损的企业IPO申报不受理;创业板基本上平均净利润在5000万元左右才有可能去上。”上述IPO律师称。
对于近期市场传闻的沪深板块涉及“吃穿住”的在审拟IPO企业基本会被劝退(除非行业龙头)、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暂停受理,也有投行高管告诉记者,实践中确实存在上述情况,“规模小的传统企业、不盈利的科技型企业,上市都存有难度”。
就IPO门槛提高的原因而言,上述IPO律师认为,一方面是审核资源比较紧张;另一方面经济大环境不佳,审核趋谨慎,普遍企业抗压能力也不如以前。上述投行高管也认为,一大原因是市场低迷,承受能力偏弱。
但也有上海的投行人士称,关于IPO收紧,暂未收到官方指导信息。
上会数同比大降
在部分中介机构人士感知IPO门槛有所提高的同时,IPO审核情况又是怎样的?
根据Wind数据,今年7月份共有25家IPO企业上会,22家通过,过会率为88%。2021年7月、2022年7月的上会数量分别为47家、49家,过会率分别为85%、96%。
以此来看,今年7月份的上会数分别较2021年7月份、2022年7月份减少47%、49%。过会率则高于2021年7月份的过会率,低于2022年7月份的过会率。
从今年上半年情况来看,1月份~6月份,上会企业数量分别为34家、12家、56家、21家、30家、54家,过会率分别为76%、100%、84%、81%、80%、91%。
今年上半年整体上会207家,过会率为85%。2021年、2022年同期上会数分别为246家、263家,过会率为89%、87%。也就是说近三年的上半年过会率呈逐年下降状态。
上述IPO律师分析称,一方面感觉现场检查和现场督导的频次有所增加,这让在审企业面临较大的挑战;另一方面,审核方面确实会考虑板块定位问题,不排除在审核期间会被劝退。在审核阶段,有些则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IPO企业撤单情况也备受市场关注。根据Wind数据,自2019年7月23日至2023年8月3日期间,A股有445家IPO企业因为撤回材料而终止审核。其中,2023年以来至8月3日,有127家企业撤回IPO申请,2022年同期有104家撤回申请;2021年同期有74家撤回申请。
有机构人士认为,今年撤单数较多与全面注册制实施有关,各个板块定位更为明晰,上市的时间也均具有可预期性,通过上市时间进行套利的情况得到避免,企业可以选择更为适合的板块申请上市。
矛与盾并存 安恒信息解读ChatGPT引发的网络安全新挑战
“AI安全的大幕才刚刚拉开,未来还有更大的可能性。”办了十余届,安恒信息(688023)首次将安全大会的主题从网络安全变为数字安全,这背后是数字化转型趋势与人工智能火热带来的企业需求爆发。锤子财富2023-05-08 19:39:290000商务部: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7万亿元,同比增长2.3%
1—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6万亿元,同比增长4.1%。5月24日,商务部网站信息显示,4月份,各级商务主管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组织开展系列促消费活动,推动消费持续扩大。当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7万亿元,同比增长2.3%;1—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6万亿元,同比增长4.1%。0000行业一季报盘点|券商股走强 多家券商一季度业绩报喜
4月27日,券商板块午后上攻,截至收盘,国金证券涨超4%,兴业证券涨超3%,中金公司、西部证券涨超2%。盘后,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兴业证券、浙商证券、中国银河等近10家券商的一季报业绩悉数出炉,其一季度净利均较上年同期实现增长。锤子财富2023-04-27 23:20:090000降本大刀“砍”向汽车人
过去每年企业都会有降本的指标,其中主要涉及到配置、用料等方面的降本,但今年以来,关于员工的“降本增效”越来越多。“车市价格战势必打到今年年底,甚至打到明年,车企必须做好决战十几个月的准备,到明年年底就能看出来到底谁能活下来。”在近期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奇瑞汽车营销公司总经理、捷途汽车总经理李学用这样说到。0000500亿元险资私募基金有新进展,偏爱哪类上市公司?
险资不久前曾举牌银行股2月27日下午,新华保险(601336.SH)召开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申请投资试点基金的议案。2023年11月末,中国人寿(601628.SH)与新华保险公告称,双方拟分别出资250亿元,合计500亿元,共同发起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锤子财富2024-02-28 00:20:37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