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用人民币偿还IMF 17亿美元债务,如何正确理解中阿货币互换协议?
近日,阿根廷经济部长马萨宣布,阿根廷政府将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偿还即将到期的27亿美元债务,其中10亿美元为拉美开发银行提供的资金,另外的17亿美元将动用中国与阿根廷货币互换协议下的等值人民币支付。
今年6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与阿根廷中央银行续签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为1300亿元人民币/4.5万亿比索,有效期3年。
基于此,“动用中国与阿根廷货币互换协议下的等值人民币偿还即将到期美元债务”引发了市场的担忧。有观点认为,在阿根廷本币比索面临巨大贬值压力的背景下,中阿双方互换货币,中国会因此蒙受汇率等损失。
实际上,这样的理解是错误的。到底什么是央行货币互换?货币互换协议对双边贸易有哪些影响?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作用如何?
正确理解货币互换
根据阿根廷官方公布的经济数据,今年4月,该国通货膨胀率达8.4%。近12个月来的累计通胀率升至108.8%,为自1991年以来最高水平。今年以来,阿根廷本币比索累计贬值已超过23%。
有观点认为,在阿根廷比索面临巨大贬值压力的背景下,我们换到了一堆并不值钱的比索。
事实并非如此。“这种理解并不准确,认为阿根廷比索可能越来越贬值,会造成我国汇兑损失的担忧是片面的。”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常冉对第一财经表示。
常冉指出,货币互换协议并不是直接的货币兑换,而是一种贸易和投资的金融工具,双方在有贸易投资需求时可启动。中国与阿根廷签订货币互换协议,阿根廷用其中等值17亿美元的人民币偿还债务,中国将从阿根廷进口商品服务或进行直接投资等。这种情况下的货币互换不仅降低了阿根廷的筹资成本,也扩大了我国的贸易网络和投资范围。
货币互换(又称“货币掉期”),通常是指市场中持有不同币种的两个交易主体按事先约定在期初交换等值货币,在期末再换回各自本币并相互支付相应利息的市场交易行为。双方的事先约定就是货币互换协议。
货币互换最早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起初主要是在商业机构之间进行,目的在于相互利用比较优势,降低各自融资成本,锁定各自汇率风险。近年来,各国央行也开始将货币互换用于区域金融合作、实施货币政策和维护金融稳定。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初晓对第一财经表示,本币互换协议是两国央行之间的一项重要合作安排,旨在促进贸易和投资的顺利进行,并加强双方之间的金融合作。
以中阿两国协议为例,早在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和阿根廷中央银行就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该协议互换规模为700亿元人民币/380亿阿根廷比索。协议实施有效期3年;在经过多次展期后,今年6月9日,中国央行宣布,中国人民银行与阿根廷中央银行于续签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为1300亿元人民币/4.5万亿比索,有效期3年。
初晓表示,通过该协议,中阿两国可以直接进行本币之间的交换,减少了交易成本和风险,提高了双边贸易的便利性。
在市场分析看来,货币互换协议的借贷是有期限的,到期后,双方要按照原来约定的汇率和金额归还本币和利息。也就是说,货币互换不是真正进行货币互换,借人民币也要还人民币,这其中也就谈不上汇率的损失。
另有观点则认为,货币互换协议可能会造成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这一理解也不准确。
截至2021年末,中国人民银行已经与累计40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过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总金额超过4.02万亿元,有效金额3.54万亿元。
常冉表示,根据披露的离岸人民币交易量来看,2022年的全球交易额大约是每天3.5万亿元的规模。40个国家的互换人民币总量,大约相当于离岸人民币市场一天的成交量。即便货币互换协议增加了离岸市场的人民币交易,对人民币离岸汇率产生的影响不足以引发汇率贬值波动的担忧。
人民币国际化推动作用显著
实际上,货币互换协议对双边贸易产生积极影响,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作用更加显著。
“阿根廷选择使用人民币偿还IMF的债务,实际上是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肯定。”在初晓看来,这表明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国际地位逐步被认可,人民币国际化发展也将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
初晓认为,一方面,从人民币使用规模来看,随着中国与阿根廷经贸关系不断深化,双边货币互换可以提供更多潜在的人民币流动性,支持中阿跨境贸易和投资,从而增加人民币国际使用规模。另一方面,从货币信心来看,双边货币互换可以增强阿根廷对于人民币市场稳定的信心,也反映了对中国国际地位的认同,人民币使用意愿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中国央行已经与多国开展了货币互换协议签订以及续签工作。例如,8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与蒙古银行续签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为150亿元人民币/7.25万亿蒙古图格里克,协议有效期3年。中蒙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再次续签,有助于进一步深化两国金融合作,促进双边经贸往来,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常冉认为,随着部分地区逐步“去美元化”,越来越多企业倾向于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融资和计价结算,以规避汇率风险,降低汇兑费用,提高融资效率。2023年3月底,人民币在中国跨境收支中所占份额已升至48%,超过美元占比。双边货币互换可以提供更多潜在的人民币流动性,支持跨境贸易。同时,双边货币互换可以增强进口地区对于人民币的信心,有助于吸引外国央行选择人民币作为锚定货币或储备货币。双边货币互换短期内主要影响的是中国与协议签署国之间的人民币交易。随着海外人民币存量增加,在网络外部性作用下,不同海外国家之间也会更多地使用人民币交易,也将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8月1日,新SDR(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生效满一周年。人民币越来越得到国际投资者认可,在国际支付、投融资、外汇交易、国际储备等领域的使用越来越多,逐渐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重要补充。
2022年5月1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执董会完成了5年一次的SDR定值审查,维持现有SDR篮子货币构成不变,并将人民币权重由10.92%上调至12.28%,将美元权重由41.73%上调至43.38%,同时将欧元、日元和英镑权重分别由30.93%、8.33%和8.09%下调至29.31%、7.59%和7.44%,人民币权重仍保持第3位。新SDR货币篮子在去年8月1日正式生效,并于2027年开展下一次SDR定值审查。
根据IMF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数据,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末,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占比59.02%,是全球主要央行持有规模最大的储备货币;其次是欧元,占比19.77%;人民币占比2.58%,排第五位。
新加坡将外国人房产印花税翻一番到60%,买房热能降温吗?
“现在计划购买新加坡房产的高净值人群可能不会因增税30%而改变购房决定。”在全球主要住房市场降温的大环境下,新加坡的房地产价格连续12个季度上涨。为解决这个问题,4月底,新加坡政府将外国人购买住宅房产的额外买方印花税(ABSD)调高30个百分点,至60%,从4月27日起立即生效。锤子财富2023-05-02 13:40:250000俄罗斯外贸银行CEO:人民币将在未来成为主要的储备和结算货币
中俄商务论坛于5月23日在上海举行,俄罗斯外贸银行首席执行官(CEO)科斯汀(AndreyLeonidovichKostin)发表演讲。他表示,人民币将在未来成为主要的世界储备和结算货币。俄罗斯中央银行正在将其储备投资于人民币,俄中贸易中超过70%的结算以人民币和俄罗斯卢布进行。“我们在俄罗斯的客户对人民币的需求非常旺盛,包括借贷、银行存款投资、债券和股票发行等方面。”0001商务部:一季度我国服务贸易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旅行服务明显恢复
一季度,旅行服务进出口3376.3亿元,同比增长56.6%。其中,出口增长38.4%,进口增长58%。5月9日,商务部服贸司负责人介绍2023年一季度服务贸易发展情况。0000解振华:希望有关国家不要把新能源产业技术合作政治化
“最近两个月,我和克里特使几乎每隔两周举行一次视频会谈。”第二十八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将于11月底到12月初在迪拜举行。21日,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在北京举行的第九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上表示,近几个月来,为推动迪拜大会(即COP28)成功,中国已与美欧等有关各方开展密集的对话磋商,为大会存在分歧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案。锤子财富2023-09-21 15:19:3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