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加快推动出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
7月27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发布会上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向大气污染宣战,空气质量改善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从2013年到2022年,我国在GDP翻了一番的情况下,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57%,重污染天数减少了93%,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北京市PM2.5平均浓度在2013年是89.5微克/立方米,去年降到30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数由58天降为仅3天,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评价为“北京奇迹”。
今年上半年全国空气质量同比出现了反弹,PM2.5浓度上升了6.2%,优良天数比率下降了3.2个百分点。分析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
一是去年同期基数较低。过去三年,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明显下降,去年上半年全国PM2.5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为近8年同期最低。
二是今年以来气象条件极为不利,受亚洲冬季风周期性活跃影响,全国沙尘过程明显增多,上半年达到37次,其中15次为大范围沙尘过程,为15年来同期最多,沙尘过程使全国优良天数比率损失了5.4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上升了1.4个百分点。
同时,预测显示,我国将迎来一次中等强度以上厄尔尼诺事件,极端高温天气可能成为今后若干年的“新常态”;今年6月,华北地区高温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5.2天,致使当月臭氧超标天数异常偏高。
三是排放有所增加。随着疫情后经济活动逐渐恢复,冶金、建材、石化这样一些高耗能、高排放的行业产品产量同比增长,污染物排放也随之增加。
黄润秋表示,即便如此,与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相比,我国的PM2.5浓度仍下降了15%,优良天数比例提高了1.3个百分点,空气质量总的趋势呈明显改善。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加快推动出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并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力:
一是严控增量。坚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快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加快能源低碳转型,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大力发展绿色运输体系,煤炭、矿石等大宗货物中长距离运输优先采用铁路和水路。
二是减排存量。加快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和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公转铁”“公转水”等重大工程,以更大减排量冲抵极端不利气象条件带来的不确定性。
三是继续加大监督帮扶力度。今年以来,针对重点地区和空气质量改善压力比较大的城市,抽调全国生态环境系统执法骨干累计达2400多人,组织“专业组 常规组”两支队伍,开辟“线上 线下”两个战场,开展空气质量改善监督帮扶,围绕排放大户和重点领域专项任务深挖细查,共发现各类涉气问题3.2万个,地方已经整改完成2.6万个,有效减少了污染物排放,提升了环境治理水平。生态环境部将持续组织开展好重点区域监督帮扶,推动攻坚任务落实落地。
黄润秋表示,蓝天保卫战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仅靠生态环境部门单打独斗就能够完成的,需要全社会通力合作,需要打好法治、市场、科技、政策“组合拳”,特别是强化财政、税收、价格等政策支持。我们将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持续深入推进大气污染治理,为人民群众守护好美丽蓝天。
新一代信息产业图谱丨AI时代渐近,这些赛道将迎“高光时刻”
随着我国AI计算、高性能计算以及边缘计算需求的提升,智算、超算和边缘数据中心将进一步发展,算力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AI(人工智能)、物联网、6G、半导体、信创……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主的科技赛道蓬勃发展日新月异,也诞生出一些极具空间、值得关注的投资机会。锤子财富2023-05-13 14:21:340000上海股权投资规模仅次于北京: 硬科技投资凸显,早期占比较低
看向未来,股权投资应该投向哪里?报告指出,中国在类脑芯片、量子信息、合成生物学、绿色制氢和区块链这五大领域具有一定优势。在9月9日举行的2023浦江创新论坛成果发布会上,由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等联合编撰的《上海科技金融生态年度观察2022》正式发布,这是从生态视角综合评析上海科技金融年度发展的报告。锤子财富2023-09-09 18:08:430000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
会议指出,要用好政策空间、找准发力方向,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精准有力实施宏观调控,加强逆周期调节和政策储备。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4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0000北向投资者将增新交易方式,互联互通拟纳入大宗交易
推动大宗交易(非自动对盘交易)纳入互联互通。沪深港股通交易方式将进一步丰富,增加大宗交易(非自动对盘交易)。8月11日,中国证监会和中国香港证监会发布联合公告,宣布就推动大宗交易(非自动对盘交易)纳入互联互通达成共识。0000科学家首次发现长新冠遗传风险因素:与一种肺癌基因显著相关
随着科学研究的进展,长新冠发生背后的遗传风险因素清单可能继续增加既往研究表明,新冠重症可能增加罹患长新冠(LongCOVID)的风险。但一项由全球逾四十家知名科研机构共同参与的大规模全基因组研究发现,一种与肺癌有关的FOXP4基因突变和长新冠的关联程度更为密切,该研究或为识别长新冠的遗传风险因素带来新的见解,并有望为治疗提供靶点。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