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满四周岁:将完善上市审核标准,构建指数产品生态圈
7月22日,科创板迎来开市四周年。
上市公司突破500家,IPO募集资金逾8000亿元,营业收入破万亿、净利润和研发投入均突破千亿,试点做市商机制,推出科创50ETF期权,ETF规模破千亿,机构持有自由流通市值占比升至六成……这是科创板四年来交出的“答卷”。
四年多来,科创板制定了清晰明确的科创属性评价体系并动态优化完善。上交所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坚守科创板定位,持续完善上市审核标准,不断优化“硬科技”企业筛选机制,充分发挥申报前预沟通作用,引导明显不符合科创板定位的企业申报其他板块。
近年来,科创板也在持续完善科创板指数体系,以丰富投资工具。就在7月21日晚间,上交所宣布,将于2023年8月7日正式发布上证科创板100指数,表征科创板中等市值证券。这是继科创50指数之后,科创板第二条宽基指数。
上交所表示,未来将重点完善多层次宽基指数,并推出多维度细分主题策略指数。积极推动科创板相关ETF产品开发,构建指数产品生态圈。
坚守“硬科技”定位,将持续完善上市审核标准
科创板已逐步成为我国“硬科技”企业上市的首选地。那么,与前3年相比,科创板在IPO审核方面有哪些变化?全面注册制下,上交所又将如何进一步坚守“硬科技”定位?
“审核方式上,采取问询式、全公开、分行业、电子化方式审核,把好上市公司质量‘入口关’。”上交所表示,审核问询突出重大性、针对性,增加对投资者价值判断相关问询,重点关注影响发行上市条件、信息披露的重大问题。
注册制下,在“放”的同时加大“管”的力度。上交所表示,综合运用审核问询、现场督导、现场检查、投诉举报核查等多种方式,压实发行人的信息披露第一责任、中介机构的“看门人”责任。对于未切实担责的发行人和中介机构,严肃惩戒,形成监管威慑。
通过审核问询、现场督导、自律监管等全链条监管,科创板审核注册环节共淘汰企业235家,淘汰率29.5%左右,减少了企业“带病申报,抢跑占位”。
截至2023年7月21日,科创板累计受理企业934家,上市546家,首发融资额8582.42亿元。
四年多来,科创板制定了清晰明确的科创属性评价体系并动态优化完善。那么,未来上交所将如何进一步坚守“硬科技”定位?
对此,上交所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完善上市审核标准,不断优化“硬科技”企业筛选机制;优化综合服务体系,坚持服务关口前移,发挥科创属性把握专项机制作用,积极引导明显不符合科创板定位的企业申报其他板块;落实“实质重于形式”审核要求,把好企业上市入口关;持续推进“开门办审核”,充分发挥申报前预沟通作用,通过个案剖析更为生动、直接地传导科创属性审核的具体把握。
另外,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是市场的一大关注点。“从长期来看,科创板第五套公司的成长预期正在逐步兑现。与此同时,研发失败、商业化竞争加剧等潜在风险也将与第五套标准生物医药企业相伴。因此,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支持科技创新与保护投资者权益将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有业内人士称。
上交所表示,科创板将持续优化第五套标准相关的制度体系,把好入口关,畅通退市关,支持未盈利生物医药科技创新企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增强投资者获得感,形成良好的市场生态。
业绩持续增长,创新制度实践情况如何?
科创板目前已上市546家公司,这些公司成长性如何?上市之后实践科创板创新制度的情况又是怎样的?
以2019年为基数,科创板公司近三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的复合增长率达到30%和59%,超三成公司连续三年净利润均实现正增长,108家公司归母净利润三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0%。
其中,截至2022年底,科创板共计实现营业收入1.21万亿元,同比增长29%;实现归母净利润1135.89亿元,同比增长6%;实现扣除非后归母净利润907.81亿元,同比增长9%。
2022年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规模也首次突破千亿元,达到1285亿元,同比增长28%,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平均为16%,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其中,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行业研发投入强度居前。近70家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超过30%,超50家公司研发投入超过5亿元。
开市以来,科创板相继推出了再融资、并购重组、股权激励、询价转让和做市商等创新制度,为上市公司积聚人才、资金提供了渠道。
截至今年6月底,共有180家次科创板公司推出再融资方案,合计拟募集约2655亿元。并购重组方面,目前已有13家公司发布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方案,2家公司发布构成重大资产重组的现金收购资产方案。
股权激励方面,截至2023年6月30日,共有334家科创公司推出超过460单股权激励计划,板块覆盖率为62%,超过九成公司选择第二类限制性股票作为激励工具,平均折价54%,激励对象覆盖员工超七万人。
此外,科创板首创首发前股份询价转让制度,以满足创新资本退出需求。共有41家科创板公司71批股东完成询价转让,总成交额约373亿元。
投资者参与度增加,将发布科创100指数
科创板创新了交易制度,并试点做市商制度,也不断丰富指数化投资工具。那么这4年间,投资者交易的结构和交易特征呈现怎样的趋势?
据第一财经了解,近一年科创板日均成交金额656亿元,较首年增长256%,成交占沪市比例由首年7%增至17%。从投资者数量看,科创板参与交易投资者数稳步增长,从首年至今增长近六成;日均持股投资者数增长约四成。
目前,机构投资者持有自由流通市值占比升至六成,成交占比升至五成。国际投资者在科创板参与程度也持续提升。截至2023年6月底,持有科创板股票流通市值的比例由2019年末的0.56%升至目前的3.6%。
从异常交易情况看,每万亿成交额发生异常交易行为数大幅低于沪市主板,半数股票交易中从未发生过异常交易行为,仅个别股票出现交易类违法违规情况。
在交易上,科创板进一步创新,试点做市商机制。2022年10月31日,科创板做市商机制正式推出。A股首次在竞价交易机制基础上引入做市商制度。
截至2023年6月底,共有15家做市商开展做市交易业务。做市商共完成273个股票备案,较去年年底增加157个。从做市业务覆盖科创板股票的数量看,做市商已覆盖150只科创板股票,占科创板股票总数的28%,较去年年底增加58只,提升10个百分点。
买卖价差方面,做市商日均买卖价差为1.03%,日均买卖价差率为51.37%,做市商报价在订单簿中列队靠前;参与率方面,做市商开盘、收盘集合竞价平均参与率近100%,连续竞价平均参与率为95.59%。日间振幅上,做市股票日间振幅从4.19%下降至3.48%;日内波动率上,做市股票波动率从0.49%下降至0.41%。
在第四周年,科创板的另一个大事件便是实现衍生品零突破,于2023年6月5日上市科创50ETF期权。6月29日,首批到期的科创50ETF期权合约完成行权交收。
上市首月,日均有21895户投资者参与了沪市期权的交易,16033户投资者参与科创50ETF期权交易。科创50ETF期权投资者以增强收益为主。
在业内看来,科创50ETF期权上市也提升了标的ETF规模和流动性。截至7月4日,沪市跟踪科创50指数的ETF规模达1044.10亿份,金额为1077.18亿元。其中,作为期权标的的华夏科创50ETF和易方达科创50ETF的规模较期权上市前一个月分别增加23.24%、22.24%。
自2020年9月首批科创50ETF成立起,截至今年6月30日收盘,科创板指数产品37只(境内25只、境外12只),规模合计1171亿元。其中,科创50指数产品29只(规模1081亿元),科创芯片4只(规模75亿元),科创信息和科创材料各2只。
关于下一步,上交所表示,将持续完善科创板指数体系,推出更多科创板市场特色指数。并继续丰富期权品种、优化期权相关机制,推出更多宽基ETF、行业主题ETF和跨境ETF期权产品,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风险管理工具。
WHO更新“优先病原体”清单,甲流、登革热、猴痘病毒在列
可能触发下一次大流行的病原体数量已增至30多种近日,知名国际期刊《自然》(nature)在线发表的一篇研究文章称,可能触发下一次大流行的病原体数量已增至30多种,包括甲型流感病毒、登革热病毒和猴痘病毒等。0000已有客户收到存量房贷利率“直降”短信通知?假的!
“目前一方面是在积极研究,另一方面也在和监管沟通。”一位银行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说。“您的贷款于2023年7月26日调整年利率为4%,请关注还款金额的变化。”7月26日,一则关于农业银行的短信通知截图在网上流传,该短信被解读为存量房贷利率下调。锤子财富2023-07-27 14:59:140000独家 | IBM关闭中国研发部门 涉及员工数量超过1000人
中国曾是IBM在美国本土以外业务架构最完善的市场。此次研发部门的关闭是IBM在中国40年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8月26日,第一财经记者从IBM中国方面确认,IBM将彻底关闭中国研发部门,涉及员工数量超过1000人。IBM中国在给第一财经的一份声明中称:“IBM会根据需要调整运营,为客户提供最佳服务,这些变化不会影响我们为大中华区客户提供支持的能力。”锤子财富2024-08-27 13:14:130000德国工商总会预测今年德国国内生产总值零增长
报告还称,使德国经济陷入停滞的主要原因是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偏高、西方国家央行实行的紧缩货币政策和劳动力不足以及居民消费欲望不强等。德国工商总会(DIHK)当地时间22日发布《2023夏季经济调查报告》,报告称通过对2.1万余家德国企业的调查后,预测今年德国国内生产总值与去年相比为零增长。0000英大集团:服务大局、助力双碳,打造绿色金融新高地
英大集团积极融入国家双碳战略,建体系、创产品、定标准、树标杆,创新绿色金融,助力双碳走在行业前列。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求做好绿色金融等五篇大文章,英大集团作为国家电网公司金融资产投资管理平台,扛鼎而上、担当作为,积极通过多样化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为守护蓝色星球奉献央企金融力量。发展绿色金融的先行者:央企金融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的风向标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