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6月末M2余额同比增长11.3% 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5.73万亿元
一、广义货币增长11.3%
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7.3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3个和0.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9.56万亿元,同比增长3.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6个和2.7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10.54万亿元,同比增长9.8%。上半年净投放现金789亿元。
二、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5.73万亿元
6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35.73万亿元,同比增长10.6%。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30.58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增速比上月末低0.1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持平。
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5.73万亿元,同比多增2.02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2.8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33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46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2.81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84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9.71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8924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15亿元。6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05万亿元,同比多增2296亿元。
6月末,外币贷款余额7129亿美元,同比下降20.1%。上半年外币贷款减少287亿美元,同比多减86亿美元。6月份,外币贷款减少86亿美元,同比少减87亿美元。
三、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0.1万亿元
6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84.67万亿元,同比增长10.5%。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78.62万亿元,同比增长11%,增速比上月末低0.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2个百分点。
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0.1万亿元,同比多增1.3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1.91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4.96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减少125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1.08万亿元。6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3.71万亿元,同比少增1.12万亿元。
6月末,外币存款余额8374亿美元,同比下降15.1%。上半年外币存款减少166亿美元,同比多减63亿美元。6月份,外币存款减少144亿美元,同比多减166亿美元。
四、6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57%,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67%
上半年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回购方式合计成交1014.23万亿元,日均成交8.25万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长22.4%。其中,同业拆借日均成交同比增长9.2%,现券日均成交同比增长14.6%,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同比增长25.5%。
6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1.57%,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高0.07个和0.01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1.67%,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高0.12个和0.1个百分点。
五、国家外汇储备余额3.19万亿美元
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19万亿美元。6月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7.2258元人民币。
六、上半年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6.3万亿元,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3.53万亿元
上半年,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6.3万亿元,其中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分别为4.84万亿元、1.46万亿元;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3.53万亿元,其中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为1.19万亿元、2.34万亿元。
房地产项目融资“白名单”进展迅速,出险房企集体“醒”了
短短一个月,房地产项目“白名单”一事进展迅速,给房企尤其是出险企业带来一丝希望。原本还在“冬眠”的民营出险房企,终于在新年迎来一丝新气象,纷纷对外宣布旗下项目入选各地的“白名单”。“这次项目白名单申报快、数量多,各地加起来资金需求非常大。”面对房地产再次涌起的变局,某出险房企内部人士对第一财经感叹。0000日本缘何连续32年成全球最大债权国?这些因素在助推
截至2022年年末,日本连续32年位居全球最大债权国,美国为全球最大债务国。得益于日元贬值,日本又一次毫无悬念地锁定全球最大债权国的地位。日本财务省近日公开的最新数据显示,因日元持续贬值,折算成日元之后的外币计价资产(即海外资产)价值走高。具体数值显示,截至2022年年末,日本海外净资产,即海外资产总额减去海外负债总额,增加了7204亿日元,至418.6万亿日元,增幅约为0.2%。锤子财富2023-06-01 14:32:390000红海之外扰乱全球贸易的危机,巴拿马运河干旱能否破局?
干旱的气候破坏了这条每年处理2700亿美元全球贸易的水道,也没有什么简单解决方案。全球航运可使用路线犹如回到一个多世纪以前。1914年开始运营时,巴拿马运河为南北半球之间的货物运输提供了替代苏伊士运河、好望角和麦哲伦海峡的途径,然而托运人目前正在回归百年前的选择,来避免巴拿马运河瓶颈,又同时需要额外考虑避走红海—苏伊士航线。锤子财富2024-01-04 09:14:350000深度︱罕见病用药可及性调查:药进了医保却进不了医院?
尽管部分罕见病创新药通过“国谈”纳入医保,但受限于多重原因,可及性仍存在不足。与此同时,受访患者遇到的情况,意味着业界呼吁多年的“罕见病多层次保障机制”迄今并未实现。锤子财富2024-02-29 22:33:0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