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之转:接受股市是“失败者”的游戏,方可放得下贪嗔痴

听一位投资大咖讲座分享,受益匪浅,有人留言说“辛苦了”,人家风轻云淡回答,“不辛苦,因为自己喜欢”,接着解释,只有被逼做的事情,才会感到痛苦。这是肺腑之言,经验之谈,也是富有高度人文情怀的体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真的不辛苦没有痛苦?当然不是,这些人的辛苦不仅有,其程度甚至远超我们这些普通人,痛苦亦然。不是没有辛苦,不是没有痛苦,只是运用认知力量,把这个消极感觉进行积极转换,一念之转,“化腐朽为神奇”!这好比那些善于管理情绪的人,每天积极开心幸福指数很高的人,人家遇到困难一点不比我们少,只不过人家拿得起的水平足够高,处理问题庖丁解牛罢了。关于股市投资,有句经典话语,“股市投资是失败者的游戏”,不知大家可否理解?相信一旦真的透彻理解,并去身体力行,会有惊喜感受。目前为止,我个人这样理解这句话,股市中生存发展第一要务是能止损,要想做到这一点,注意是做到而非仅仅想到,就必须有非常规的转念思维。常规思维是积极预测,比如买入股票相信会上涨,理由是不看好为何买入呢,难道傻子不成?卖出股票自然是看空,这个不难理解,行为后面一定是动机在支撑。这个常规思维属于积极预测思维,看似积极向上,可是别忘记了这个世界的根本法则是“发展变化”,是“不确定性”,因此股票走势哪怕再看好,也会有相反走势,不是吗?看好一只股票会上涨买入,这只是大脑对于未来走势的设想,市场真实走势不会百分百确定性上涨,一旦走势相反也非常正常,因为市场永远不会错,错的只会是个人。问题在这里出现,假如自己坚信积极预期,买入后一旦逆向而行,就会怨天尤人,不能主动止损,大概率出现亏损,如此几次下来,市场会告诉个体是多么不堪一击。反过来,假设秉持消极预期,比如买入后坚信自己是错的,市场实际走势是下跌的,那么会有什么心理感受和实际行为呢?一旦市场走势与消极预期相反,自然感到轻松愉快,赚钱的感觉谁不喜欢呢。一旦市场走势与消极预期吻合,则不会感觉诧异,因为原本就是自己买错了,自己就是“失败者”,错了没啥大不了,合理应对就是。应对就变得简单多了,毫不犹豫,手起刀落,止损罢了!看得出,消极预期和积极预期区别,不在于积极和消极本身,而是后面的应对行为上,如果能做到主动止损,积极预期也没有问题,遇到事情该咋办就咋办。这个消极预期最大心理作用,是提醒自己要接受最差情形,一旦“梦想成真”不慌乱,更容易理性应对。引申到生活中,假设坚信困难重重,每天都会遇到烦心事,真的如此容易从容应对,有困难不可怕,有应对方式就不怕。上面强调事情消极面,避免只接受积极面不考虑消极面出现时的理性应对,用心理学解释,就是放得下贪嗔痴,这就是一念之转。
理财年化收益10%的要求高吗?国内头部基金经理是什么水平?
之前那个上海大妈招女婿,要求理财年化收益能达到10%,这个要求高吗?如果只要求一两年的话,很多人都能做到,7月初股神遍地走的时候还有印象吧,这些股神现在是不是都套着了。正所谓一年翻倍者多如牛毛,年年翻倍者凤毛菱角。普通人在股市里赚的钱,基本就是少量的认知和运气的变现,当运气不足,认知又没有持续提升;赚到的钱就会加倍亏回去。有才有闲2023-07-29 14:49:41
0000专精特新“小巨人”金股名单!
小巨人宏观经济不温不火,成长性依旧稀缺。核心赛道高度共识化下,硬科技的中小盘成长有望成为超额收益的下一重要来源。中小盘近年来挺惨的。15年后中小盘尝牛市并购苦果,业绩暴雷;16年供给侧改革行业加速出清;17年陆股通加速流入白马股;18年影子银行强监管风偏降低;20年以来市场对大盘成长绝对偏爱……中小成长被彻底打入冷宫。锤子财富2023-07-27 05:15:4100005种人身保险,看看你买对了吗?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无险美好作者:秦丹丹螺丝刀有很多种,但如果你想拧开这个十字帽的螺丝,必须使用对应的十字刀才行。买保险也是同理,不同风险,只有对应的险种才能解决。一份保险,不是什么都能管,更不可能阻止风险的发生。而保险的作用,只是——在发生风险时,弥补我们的经济损失。无险美好2023-08-01 11:26:04
0000想要颠覆星巴克?没那么容易 | 财报详解
资本侦探原创在国内消费市场,星巴克时常是一个目标,或者说是一个靶子。四年前,瑞幸咖啡横空出世,试图用资本杠杆和急速扩张策略颠覆星巴克在中国咖啡市场的地位。如今,“中国版星巴克”更是有了多个可代入的品牌,它们要么同为咖啡连锁品牌,要么以“新茶饮”之名冲击咖啡市场,要么是想和星巴克一样做成“第三空间生意”。锤子财富2023-07-27 22:08:4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