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你们克制一点!

作者:方君翊
最近几天,上海人有点不淡定。
先是有着“川沙妲己”美称的“女明星”、上海迪士尼乐园当之无愧的“顶流”——玲娜贝儿,复工了。

不仅如此,随之一起冲上热搜的,还有#玲娜贝儿复工的第一天#、#玲娜贝儿什么时候换夏装#等词条。
无数粉丝奔走相告,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这只粉色毛茸茸小狐狸的“复工”,唤醒了无数人关于迪士尼的“心中奇梦”。
6月30日,上海迪士尼乐园在关闭近百天后,终于重新开园,迎来了阔别许久的游客潮。
迪士尼是什么?是乌托邦,是童年记忆,是小朋友的游乐园,也是成年人的避风港——
在这里,你可以忘掉社畜的身份、生活的重压、疲惫的日常,而仅仅做一个“好久不见的老朋友。”
真的好久不见啊,老朋友。
有趣的是,这个消息刚出,上海迪士尼7月的年票预约位置,已经被一抢而空。
无疑,迪士尼的年卡用户,大多是上海本地人。
封锁近三个月,上海人真的是憋坏了。

同程旅行大数据显示,乐园重新恢复营业消息公布的半小时内,上海迪士尼旅游搜索热度瞬间上涨167%,其中上海本地游客占比,超过了四成。
不仅如此,上海出行的机票酒店,全部卖爆了。
6月25日到26日,上海到三亚出票量增幅直接达到了1.5倍,机票价格水涨船高,上浮了接近三分之一。
除了机票外,三亚的酒店预订也迎来了旺季。
三亚著名的豪华酒店亚特兰蒂斯,7月最基础房型都涨价到了3400 /晚。
大家纷纷调侃:“上海人这是要攻占三亚?”
与此同时,上海飞往成都、哈尔滨、重庆等著名旅游城市的售票量,也纷纷出现了大幅上涨,甚至让航司不得不换了大飞机执飞。
一票难求。
回头看这两年,大家真的不容易。
就连社交媒体上,也出现了一种怪相: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各种各样的负面信息裹挟着人们,激起大家或愤怒、或无奈、或恐惧的心理。
相反,那些好消息,则如同淹没在浪潮里的微末浮萍,难以激起太大的水花。
疫情背景之下,太多人的每一天,都如同“复制黏贴”般工整。
同时,还需要应付时不时的封控可能、经营不善的倒闭风险、囤货不及的断粮危机……
压力、麻木与疲倦,让任何一点负面消息,都能成为燎原的星火,在人们心中烧个漫天。
诚然,这并非是件坏事,舆论的高压,有时恰恰是发生改变的助推器。
现在的我们,太需要一点好消息,来抚慰烦躁的灵魂了。
所以,我们看到了上海人“漫卷诗书喜欲狂”,急于出门去浪的急切心情。
他们解封后激动的心、抢票出行时颤抖的手,很难让人不共情。
因为,大家都懂,我们都理解。
其实,这两天,让人激动的消息,可不止玲娜贝儿复工,还有很多。
所以,上海人,克制点,莫激动。
“想走就走”的曙光,已经来临了。
后面有的是时间,多的是机会。

6月29日,工信部官网发布消息称,为了方便广大用户出行,即日起取消通信行程卡“星号”标记。

图 |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
也就是说,以后跨省旅游,不用再担心一夜之间成为“星星眷顾的孩子”了。
广东人口中日日念叨的“丢那星”,终于成为了现实。
不仅如此,就在前一天,国家卫健委刚刚宣布,入境人员隔离时间从“14 7”,调整为“7 3”。
红头文件一份份出,人们出行的热情也在一点点被点燃。
在旅游软件“去哪儿”上,全国行程卡“摘星”的消息刚刚发布半小时,国际机票瞬时搜索量翻倍,达到近两年以来,该平台国际机票搜索量最高峰。
与此同时,平台机票搜索量在30分钟内上升60%,酒店搜索量翻番,火车票搜索量上涨达到1.5倍。

图 | 新华报业网
而同程旅行大数据则表明,“摘星”消息发布半小时内,平台机票搜索量较前日同一时段上涨180%,酒店搜索量较前日同一时段上涨220%。
这对于疫情以来,惨淡地如同秋风扫落叶的机酒业而言,无疑是件好事。
2021年,中国民航业的亏损达到了842亿元,其中航空公司亏损671亿元。
仅在2022年的前两个月,中国民航业的整体亏损已达222亿元。
唇亡齿寒,酒店业也没好到哪去。
截止到今年年初,全国酒店的总数为36.1万家,只有疫情初期的59.38%,总体数量接近腰斩。
在经济的宏观链条中,没有哪个环节是可以独立存在的。
航空酒店业受影响,产业链下游的餐饮、旅游景区、导游等等,自然也在苦苦咬牙坚持。

根据兴业证券报告显示,2020年和2021年,境内旅游人次分别恢复到2019年的48%和54%;
2022年,清明和五一全国旅游人次仅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68%和66.8%。而出境游则基本处于“暂停”状态。
“盼星星、盼月亮”,企业们盼的是“摘星”,是客流。
好在这一天总算来了。
马蜂窝平台数据显示,“摘星”消息宣布后,平台内甘肃、新疆、云南、贵州等长线旅游目的地搜索量上涨明显。
其中“敦煌莫高窟”的搜索热度,整整上涨了733%。
同时,大A股中旅游、酒店、餐饮、机场等板块,也开始了“逆袭”。
张家界、同庆楼、华天酒店、金陵饭店、西域旅游、云南旅游、桂林旅游等股票全线翻红。

一位航空从业者坦言,“摘星”以后,“旅客会变多,我们能飞更多航班,再也不用只拿1/3的工资了。”
而途家民宿副总裁胡阳,在“摘星”消息出台的第一时间,就迅速把消息转到了北京民宿房东群里,得到了热烈的回应。
“之前预估最近有希望摘星,但今天确实比较突然。”
何其不易。
无数苦苦支撑的旅游链相关的从业者,终于熬过了黎明前的黑暗。

不过,比起开始为了即将到来的旅行欢欣雀跃,人们显然更关心另一件事:
国家是宣布摘星了,但会不会出现地方政府“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为了防疫“层层加码”呢?
毕竟,摘星不到一天,就已经有两个城市出台了“反制措施”:
一个是西安,用旅居史标签的颜色代替星号;

一个是杭州,用感叹号代替星号。
而且,这两个地方,一致地不理会对密接和入境隔离的7 3 新政策,坚持翻查14天的旅居历史。
想要摘掉行程卡上的“星”很容易,想要摘掉人们乃至政府心中的“星”,则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但国家这次,似乎不打算继续“纵容”这种情况的发生了。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在6月29日公布了投诉举报邮箱。
表示如果出现地方政府“层层加码”、随意关闭生产生活场所的行为,民众可以自行举报。
这说明,国家这次是真的下定决心,一定要落实新版方案了。
毕竟,进入下半年,刺激经济复苏的重任,迫在眉睫。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预期目标,定在了5.5%左右。
而今年一季度的GDP成绩,为同比增长4.8%。
在上海疫情的影响下,第二季度的成绩,也成了一个未知数。
而如果全年GDP增速要达到5%以上,那么下半年两个季度的平均增速,需达到6.7%。
刺激消费,就是刺激经济大盘回暖。
“摘星”这步棋,行至今日,已是不得不走了。

不得不承认,这几年,疫情下的中国人,过得太苦了。
出行不便、几个月甚至几年都难回家一趟、时不时被封控,尚且还算小事。
关键是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如何保住饭碗、“不断粮”、“不破产”,都成了许多普通人的难题。
一边是裁员,一边是疫情,
当代打工人每天都在夹缝中生存,永远不知道哪一个意外先来。
在一次疫情对普通人影响的调研中,认为在接近三年的疫情中,资产大幅缩水(超50%)的人,占到了18%,小幅缩水(30%及以下)的人占到了34.4%。
兜里没钱,前途未卜,成了许许多多困在疫情中的年轻人的缩影。
“青春才几年,疫情占三年。”
越是在这种关口,人民的信心,就越显得比黄金还要珍贵。

这一次“摘星”与“7 3”政策的推出,表面上是件针对疫情政策逐步放缓的信号,
深层却是我们国家与经济,正在“疫情”这个时代大考之下,正在披荆斩棘、破浪前行的事实。
其实,中国改革开放44年,从来也没有哪一年真正轻松过,
都是咬着牙、淌着血、一步步走过来的。
上世纪80年代,刚刚改革开放,10亿人口8亿是农民,连解决温饱问题,都要付出极大的心血;
90年代,吃饭问题解决了,新生的市场经济又带来了一系列难题:
通胀出现、物价飞涨、市场反应机制跟不上发展速度等等;
国际环境也对高速发展的中国极其不友好:
苏联剧变,西方政权联手制裁中国等等事件,层出不穷。
但中国一样挺过来了。
所以我们可以感叹,但是没必要悲观。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那股绵延上下五千年、埋藏在中华民族骨子里的韧性。
回望疫情发生的三年,“众志成城”四个字,从来都不只是一个浮在表面的口号:
疫情爆发之初,一张“落日余晖下”的照片在社交网络上刷屏了。
老人手指夕阳,医生驻足眺望。余晖下的身影,温暖而坚定。

图中的医生,是当年上海援鄂队伍中的一员。
当年9月,已经康复的爷爷,还曾与图片中的医生一道,故地重游,再看落日。
然而两年后,上海疫情爆发。
“落日余晖”爷爷,连线了当初陪他看落日的医生,说:
“我想念你们!我在武汉为你们加油!”

当初,在援沪医疗队离开的时候,爷爷还曾拉着小提琴,一路相送。
而在今年驰援上海的武汉医生则说:
“我不知道要在上海待多久,我也没问过,
我想,当初上海医疗队来武汉的时候,他们也不知道答案。”
正所谓,双向奔赴。
这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也是我们独有的、属于家国天下的情怀。

中国人可以共赏夕阳,自然也能共盼曙光。
国家统计局6月3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反弹至50.2%;
非制造业的商务活动指数,飙升至54.7%。
按照国际定义,这两个数据大于50%,即为经济活动处于扩张状态的体现。
简单来说,就是中国的经济大盘,正在全面复苏。

图 | 中国政府网
今年3月份,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提问时曾说:
“长江黄河不会倒流,中国这40多年始终在开放中壮大。”
“中国开放40多年,发展了自己也壮大了别人,
这是个机遇的大门,我们绝不会也不能让它关上。”
这是国家给出的肯定答案,也是对这个艰难困苦的疫情时代,发出的挑战书。
作家张晓风曾说:“五千年来,汉民族在这歪倒倾斜的天地之间,挺直脊骨生活下去,
只因我们相信残缺不但是可接受的,而且是美丽的。”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
希望就在前方。
· 参考资料:
· 新浪财经,《"女明星"复工!上海迪士尼开园迎客,超20万人蹲守直播,年卡7月预约已满 !》
· 财联社,《“新冠第九版防控方案”发布,利好扎堆,国内旅游业的春天还有多远?》
· 吴晓波频道,《疫情对普通人的影响有多大?》
· 新华社,《一季度重要数据出炉,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
· 陈丽媛、杜一兰,《被疫情“卡顿”的民航业 》
· 蓝钻故事,《行程卡“摘星”:风向真的变了》
· 参考消息网,《外媒关注:6月PMI重返扩张区间 中国经济复苏加快脚步》
中国重疾险发展史及产品迭代
重疾险市场,向来是国内外寿险公司的兵家必争之地,自1983年在南非诞生以来,马上就赢得了保险市场的广泛关注,所以很快就席卷了各个发达国家和地区,辗转12年后,1995年,重疾险正式登陆我国。过去短短24个年头,重疾险在大陆的发展,从混沌到规范,从初步规范到追求精分,历史滚滚车轮向前,期间有过重大事件,然而大趋势是越来越好的~锤子财富2023-07-27 19:43:010000盈利的单子因行情回调止损出局,别人觉得郁闷,高手我却一笑而过
今天有一个交易者朋友跟我诉苦,说昨天下了一单镑日的空单,盈利了80个点,他当时有想出局的想法,但是犹豫了一下没有出,后来行情反转,被打止损了,他眼睁睁看着到手的利润回吐,心情很郁闷,本来就可以收割的,现在却反而变成亏损出局,这样得而复失的过程真的让他很纠结。我问他,你开始下单的时候目标是多少。他说是100点吧。我说没有到达你目标啊,就不能出啊。锤子财富2023-07-27 11:19:110000加班只能证明效率低,不能证明能力强:5个提高专注力,保持高效工作的方法
记得刚去北京找工作时,某天晚上路过国贸CBD,看着各个高高耸立的办公室里面灯火通明,想到的不是北京的夜景多漂亮,而是感觉到心酸,都已经这么晚了,还有人在忙碌着。那时候也认定这就是打工人的命,工作后加班是正常的。蚂蚁说成长2023-07-31 09:01:40
0000基金饭圈化折射年轻人理财焦虑
原标题:基金饭圈化折射年轻人理财焦虑众多投资小白被火爆的行情吸引入场,开通了基金账户。有数据表明,2020年新增的基民近一半是90后,“买股票不如买基金”成为这批90后的共识。蒋光祥财经专栏政作家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