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政府欲限制美企对华投资?上市公司、市场人士集体回应:影响微乎其微!
近日,有外媒报道称,拜登政府计划下个月发布一项行政命令,限制美企对中国的投资,涉及芯片、人工智能(AI)和量子投资等经济关键领域。这一消息也引起市场关注。
中国基金报记者记者近日就此采访了多家AI赛道、半导体的头部上市公司,其中有上市公司认为国内科技行业正迎来发展红利,国内科技企业已得到多元资金支持,基本上外资影响很小。
另外,记者采访的多位券商人士也认为“影响微乎其微”。业内普遍认为,美资过去对国内AI、芯片和量子计算等领域的投资规模不大,相关措施的实质影响有限。
外交部回应:坚决反对
此前外媒报道称,美企对中国经济关键领域的投资受限领域将包括:创业投资、私募股权以及某些形式的技术转让和合资企业。该行政命令将涵盖半导体、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领域。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4月21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对此作出回应。
据环球网报道,汪文斌对此表示,注意到有关的报道,对此坚决反对。他表示,美方惯于打着国家安全幌子,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大搞“小院高墙”,强推“脱钩断链”,甚至不惜损友自肥,对盟国进行经济胁迫。
汪文斌表示,美方的真实目的是剥夺中国发展权利,维护一己霸权私利,是赤裸裸的经济胁迫和科技霸凌,严重违反市场经济和公平竞争原则,严重破坏国际经贸秩序,严重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损害的是整个世界的利益。中方将密切关注有关动向,坚决维护自身权益。
市场人士:影响极为有限
多位市场人士对此表达了自身观点,普遍认为,美国对华投资限制即便实施,影响也极为有限。
其中,天风证券副总裁、研究所所长赵晓光直言,A股不必反应过激。他表示,首先,美国对于中国的限制不是今天才有,过去一直存在,但是在美国的不断限制下,中国的科技产业是在不断的壮大、不断往向前发展的。其次,从企业自身来讲,是基于自身经济最大化的行为作出的决策,不太容易受政府的影响。“美国的科技机构在中国的人工智能芯片等方面投资比较少,涉及的A股上市公司更少,”他表示。
另外,中信建投TMT首席分析师武超则也对中国基金报记者表示,事件如落地对我国科技产业的实质影响不大。即使措施落地,考虑到美资过去对中国AI、芯片和量子计算等领域的投资规模不大,尤其是在过去几年的科技领域的制裁使得美资已有回避国内投资的的趋势,比如进入BIS实体名单的企业美资早已不能进行直接投资,所以该措施的实质影响不大。
武超则以TMT产业为例,她表示,该行业在过去几十年全球化的发展中已经高效分工、深度融合。而现在AI技术等高速发展,新一轮技术创新加速,无论对国家还是企业而言,开放、合作、互补才能在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取得更好的先机。
她认为,国内无论是终端(电动车、物联网终端等)、还是网络(5G)及算力、大数据等方面均有很好的储备和积累,政府对数字化政策的顶层设计和支持也非常清晰、明确,而新技术的快速渗透更有利于关键技术的加速导入和成熟。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总经理、电子首席分析师许兴军也直言,落地影响微乎其微。首先,政策是否落地有不确定性,相关美企也会基于自身利益考虑影响政府做出合理的决策。这几年国产半导体、AI等产业发展迅速,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不会受单一因素影响,持续坚定看好国内科技产业的发展。
上市公司持续创新发展
记者采访了多家科技行业头部上市公司,这些公司普遍认为国内科技企业成长正迎来良好投资机遇,有望迎来持续快速发展。
其中,A股某科技公司对中国基金报记者表示,目前,国家出台政策鼓励科技类企业融资,为行业发展注入资金,另一方面科技类公司大量上市,获得多元资金支持,基本不存在对外资的依赖。
此外,AI巨头科大讯飞方面也对中国基金报表示,当前国际局势日益复杂、全球政治经济仍充满不确定性,机遇与挑战并存。科大讯飞方面称,未来将始终保持关键核心技术持续领先,并不断推进“刚需 代差”的业务与产品应用。
该公司方面表示,产业政策方面,“十四五”规划将人工智能列为前沿科技领域的“最高优先级”之一加快发展。同时,人工智能也被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21-2035年)》,未来十五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将迎来持续的大发展。
首季度吸收外资实现开门红
当前中国已然成为新兴经济体吸收投资的主力,多项数据早已佐证了这一现实。
今年一季度,中国吸收外资实现了“开门稳”,全国实际使用外资408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新设外商投资企业超过1万家,同比增长25.5%,合同外资1亿美元以上的大项目实到外资2232.8亿元人民币,增长10.4%。
部分国家和地区对华投资大幅增长。法国、德国对华投资同比分别增长635.5%和60.8%。此外,英国、加拿大、日本、瑞士、韩国对华投资也分别增长了680.3%、179.7%、 47.7%、 47.4%和36.5%,“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增长27.8%。
产业方面,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156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医药制造领域引资分别增长55.7%、50.3%、24.6%和20.2%。
需要注意的是,从中国一季度经济成绩单可以看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数据显示,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8%。目前来看,得益于长期向好的中国经济发展趋势,中国仍然是新兴经济体吸收投资的主力。
本文源自中国基金报
银行理财子公司首批中报来了:招银理财上半年日赚逾800万元!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A股上市公司2020年半年报披露已近尾声,上市银行2020年半年度“考核成绩表”也已进入密集发布期,处于初创期的银行理财子公司的赚钱能力备受关注!锤子财富2020-08-31 13:24:060000最大750平,单店年入400万 ,我在三四线开“超级大店”
疫情3年,大部分品牌都把店越开越小。但最近,我在福建漳州发现了一个“超级大店”模式:只在三四线城市开,主做100~500平的大店,2年时间开出50家门店。其中,最大的门店有三层楼,750平,开在大品牌扎堆的地方也照样高人气。如今,投入较重的“大店模式”,还是个好生意吗?下沉市场的“大店专业户”最大750平,单店年均收入400万锤子财富2023-05-12 18:44:240003学会管理健康 保障自在人生——招商信诺人寿分享健康管理秘诀
来源:大京网有网友曾调侃“2020年有毒”,因为我们经历了太多意外。突发的疫情放缓了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多位年轻明星突然的离开让我们唏嘘生命的脆弱。充满不确定的今天,工作OR生活?赚钱OR保命?前有众多大佬为“996”工作方式站台,后有金牌经纪人杨天真“为工作牺牲身体”,但今天,招商信诺人寿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做好健康管理,工作生活两不误。0000常州电缆龙头:营收超300亿,手握两个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
电线电缆被誉为国民经济的“血管”和“神经”,广泛应用于能源、交通、通信、建筑、数据传输、工业等领域。作为仅次于汽车制造业的第二大国民经济配套产业,年产值已超万亿元,行业规模、产销量均居全球第一。江苏是全国电线电缆产业大省,以电线电缆头部企业为龙头,逐步形成了无锡宜兴、苏州吴江、扬州地区等多个产业集聚区。根据“2022年度中国线缆产业最具竞争力企业100强”显示,前五强均是苏企。锤子财富2023-04-16 16:30:150001李佳琦、薇娅们请注意!关于“双十一”、直播带货 监管部门这样说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原标题:李佳琦、薇娅们请注意!关于“双十一”、直播带货,监管部门这样说摘要锤子财富2020-11-07 17:40:4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