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到底是通缩还是通胀?这个五一小长假你就会知道答案!
4月上旬,国家统计局先后公布了关于3月份的相关经济数据,其中围绕CPI和PPI数据,网上很多财经声音大呼小叫,纷纷讨论中国到底是通胀还是通缩?
CPI和PPI是国际上通用的观察宏观经济变化情况的指标之一,这里给部分小伙伴先科普一下: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国民消费购买力变化的指标。
CPI指数上涨,说明消费者购买力在上升,生活水平在不断提升,市场上资金比较活跃,意味着经济一片繁荣,但是如果CPI持续上涨,说明当前经济过热,市场上货币供应量过多,可能发展成为通货膨胀。
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标。
PPI价格指数上涨,说明企业的生产成本上涨了,这种情况下如果产品出厂价不提高的话,企业就会面临亏损,而出厂价一涨也就意味着最终零售价必然上涨,这对消费者来说是不利的。
这一次公布的3月份的CPI和PPI数据分别是:
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7% 环比下降0.3%;
3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5% 环比持平;
数据一经发布,一些人看到两个指标的增速双双回落,且远低于市场预期,于是就在网络上大肆炒作“我们已经进入通缩”,更有甚者还扬言我们经济会步日本的后尘而陷入长期通缩和发展停滞。
看到这些言论满天飞,真的是无言以对。
单凭CPI数据就能认定通缩?
什么才是真正的通缩,严格意义上来说需要CPI指数长期处于下行状态,这时候对应的通货膨胀率才变成为负值,才能称得上是进入通缩。
就像日本的CPI在90年代末后的6年多时间和08年金融危机后的5年多时间里,CPI都是长期的持续走低的。
对照日本CPI长期持续走低的这个时间段,去看日本的通货膨胀率,刚好对应的处于负值,经济是处于通缩状态。
也就是说通货紧缩就是CPI长期持续走低,而不是只看一两个月的CPI数据后,就张口高喊我们已经进入通胀通缩。
脑子清醒的只要动动手把我国CPI指数监测周期拉长看的话,就会发现最近15年以来我国的CPI指数长期维持在100-104之间震荡,根本就没有像日本那样出现长期下降,也没有出现长期上涨。
总而言之,我们目前谈不上通缩,也谈不上大通胀,只能算是低通胀。
此外这些四处高喊通缩的人,也不去“掰开”细看构成CPI指数的各类权重变化情况,不动脑子想想是哪些指标拖累了整体指标?感觉就像标题党附身一样,满眼只看到“CPI下降”这几个字。
3月份CPI增速仅为0.7%,环比下降0.3%,而拖累项主要来源于食品和非食品类的商品。
食品大类中下降最突出的就是鲜菜价格环比下降7.2%了,影响CPI下降约0.17个百分点,占CPI总降幅近六成;猪肉价格下降4.2%,影响CPI下降约0.06个百分点。
原因其实很简单:年后天气逐渐转暖,到了蔬菜供应量大幅增加的时期,价格自然会比你过年期间下降许多;此外受存栏量较为充裕及年后猪肉消费需求回落的影响,猪肉价格出现下降也很正常。
非食品类中主要有两大拖累项,一个就是3月份的时候国际油价整体还是处于震荡下跌过程中,曾两次下调成品油价格;另一个就是汽车、家电为首的耐用品价格下降,如东风汽车大促销掀起了整个行业的价格战。
同样的的PPI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就是2022年这个时候正值俄乌冲突刚刚爆发,以石油、煤炭、钢材等为主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不过2022年后半年随后又陆续开始下跌,就拿国际油价来说,去年3月的油价几乎是今年3月时的1倍,如此大的跌幅,必然导致受原材料价格直接影响的PPI同比出现明显下跌。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国内油价受国际油价波动影响大,而用这种外部因素的涨跌来判定国内经济是通缩还是通胀显然是过于片面、不靠谱。
从社融数据看当前经济
CPI、PPI只是辅助性的指标!判定宏观经济是通胀还是通缩不是只唯CPI和PPI这两个数据,还需要参考多维度经济数据指标后综合来下结论。
在主要的经济指标中相对具有前瞻性的包括每月底披露的PMI、以及每月10日左右披露的宏观金融数据(社会融资数据和货币统计数据);相对滞后的指标就是每月15日左右会披露的上月经济表现(包括消费投资等)。
4月11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CPI和PPI数据后,许多人开始大呼小叫,然后就在同一天的下午,人民银行也公布了3月份的社会融资数据和货币统计数据,可惜这些人视而不见。
对3月份的核心金融数据总结一下就是:
新增人民币贷款3.89万亿元,超出预期的3.09万亿元;
新增社融5.38万亿元,超出预期的4.5万亿元;
社融存量增速10%,较上月回升0.1个百分点;
M2同比增速12.7%,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
M1同比增速为5.1%,较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
其中贷款数据的细分中最亮眼的还是企业的贷款数据,具体就是:
企业端新增信贷2.68万亿,同比多增 2104 亿元。其中,企业短贷增加1.08万亿,同比多增 2726 亿元;企业中长贷增加2.07万亿,同比多增7252亿元;
从数据来看,整个1季度企业中长贷持续表现较好,且均位于5年来同期最好。
随着彻底放开,企业中长期贷款开始回升,意味着企业逐渐开始加大投资,进一步说明企业信心的正在逐渐恢复。
对于个人方面,3月份居民的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也都在增加,说明居民对于未来宏观经济以及收入预期是有一定程度的好转。
不过在这些数据中还是有一些问题不能忽视:
第一个就是已经放开后,民众仍在大手笔的进行存款,3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2.9万亿元,高于去年同期的2.3万亿元。
第二个就是M1-M2剪刀差相比前面几个月,这个剪刀差扩大至-7.6%,这也就意味着不少资金还滞留在银行系统中,并没有流到社会上转化为需求,说明居众消费信心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综合来看的话,企业和个人的贷款量都在改善,资金需求的上升,说明消费需求也在不断恢复,整个金融宏观数据印证了经济是朝着复苏的方向转变的,只是目前还比较温和,不是特别强劲。
最后单单从通货紧缩发生时物价普遍降低的特点来说,大家自打开年放开以来,去外面消费的时候,有明显感受到物价下降了吗?
我反正没有感觉到降价,反而觉得平时那些吃喝玩乐等小金额消费的产业,价格却涨翻天了。
这时候我倒想问问那这些高喊通缩的人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吗?
3月的CPI指数下降是好事,反倒说明我们短期通胀压力减小了。
我们真的不存在通货膨胀吗?
而自过去两三年,整个国际环境都是处于高通胀状态,大家都在高通胀的时候,我们通胀率却是最低的,仅有0.7%!难道我们真的不存在通货膨胀吗?
其实我们的通胀是有的,物价之所以没有像国外一样飞涨,除了我们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产业门类最齐全的工业国,依靠内循环就能抵消掉一定通胀压力外,还有就是我们的有形之手把当前的通货膨胀以以债务的形式,“藏”起来了。
这一点大家这一两年要是留意过财经新闻的话,就会发现这两年政府要么一会儿干预铁矿石、一会儿干预煤炭、一会儿禁止囤积某原材料,此外还通过一系列政策手段让一些主营钢铁、水泥、石化等产业的超大型国企不许抬高售价等等。
正是这些干预政策压制了通胀,才让我们没有感觉到很大规模的通胀,但是这种靠债务的形式把通胀无限制“藏”起来的手法是持久不了的。
正因为如此,从彻底放开到上个月的两会上,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在规划落实一系列的刺激政策。
不过就跟吃药治病一样,药刚吃下去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发挥药效,目前许多刺激政策才刚刚开始。
在我国,一般大规模基建等固定投资、刺激政策从开始到转为化实际的消费和投资为GDP的周期,差不多需要2-3个月,时间到了物价就会明显起来。
目前大量资金还在国企、地方债里,水还没有冲到民间,不过一些人从溅出来的水花里已经能感受的物价开始动了。
五一小长假即将到来,从目前机票和火车票的预定情况来看,多家出行平台的火爆度相比春运已经有过之无不及。
相信马上来临的五一假期,大家真正走出门后,就能亲身感受到物价的明显变化。。。到时候你的现有财富还能扛得住通胀吗?
话说回来,从这次针对CPI数据产生的争议来看,这次鼓吹通缩的这群人,和两年前鼓吹大通胀的应该是同一批人。
在这些人眼里:
CPI数据上升的时候,就疯狂鼓吹中国经济要进入大通胀,要崩了!
CPI数据下降的时候,就疯狂鼓吹中国经济要进入大通缩,要崩了!
通缩和通胀只是他们用来制造焦虑和恐慌、赚取流量的工具而已,目的只是为了唱衰中国经济,穷年累月的制造中国经济崩溃论。
有意思的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每隔几年就有人出来喊中国经济要崩溃,或许是因为这些人孜孜不倦的“鞭策”太过于卖力,中国的经济反倒持续的欣欣向荣。
当年出资340亿救王健林,豪掷200亿给恒大渡难关,如今落难无人帮
所以有句老话说的好,在通胀面前,借的钱越多,你就越有钱。想要当人生赢家,就必须要记得,我们国家有一句古语,叫做有备无患。商场上也有自己的圈子,就算这些人不在一个城市,但彼此之间肯定也会有一些交情,而且到了这个级别,自然也会有一些投资。锤子财富2023-05-12 18:36:000000吴通控股2023年第一季度净利2037.52万 资产减值损失增加
挖贝网4月23日,吴通控股(300292)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告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788,994,886.15元,比上年同期下滑18.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375,244.53元,较上年同期扭亏为盈。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705,194.96元,总资产2,524,228,095.72元。0000采掘行业倍受关注,大宗商品迭创新高
12月14日,昨日在大盘震荡回落中,采掘行业逆市上扬,涨幅达0.69%,成为申万一级28个行业中唯一飘红的行业,主因在于煤,铁等大宗商品涨价驱动的影响,为采掘行业提供了价格支撑。锤子财富2020-12-14 16:52:010000华厦眼科2023年第一季度净利1.5亿同比增长34.01% 利息收入增加较多
挖贝网4月23日,华厦眼科(301267)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告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930,792,120.15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1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0,279,161.2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01%。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1,087,408.44元,总资产6,885,167,093.64元。0000一博科技(301366.SZ)发布一季度业绩,净利润2244.3万元,下降14.95%
智通财经APP讯,一博科技(301366.SZ)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该公司营业收入为1.77亿元,同比增长7.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44.3万元,同比减少14.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602.31万元,同比减少35.14%。基本每股收益为0.2693元。本文源自智通财经网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