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你我!多家银行做“减”法
转自:中国证券报
“怎么这么多手机银行APP?每家银行的信用卡和借记卡还需要下不同的APP。有时候只想查询余额还得在一堆广告界面里找半天……”聊起银行APP,小婉忍不住向记者吐槽,在选择APP的关怀版页面后,小婉表示“页面瞬间清爽多了。”
数量过多、功能冗杂、频繁推送弹窗……记者了解到,一些手机银行APP常因上述问题遭到用户诟病。而在上市银行2022年年度报告中,不少银行表示正通过迭代升级,提升轻量化服务来响应用户需求。此外,有银行还推出本地生活服务类APP,以高频生活场景、促销活动带动用户进一步增长,提升用户活跃度。
把服务做“轻”
银行手机APP做“减”法
“手机里光一家常用的银行就有4个APP,再加上其他家银行的APP,还有支付宝、云闪付、数字人民币、京东金融、美团钱包等APP,感觉手机内存都不够用了。”53岁的张先生向记者抱怨着,自己平日里基本只使用APP里的查余额和转账功能,其他功能极少用到。
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提速的当下,手机银行APP成为了商业银行触达和服务客户的主阵地。但一直以来,APP数量繁多、功能冗杂、频繁推送弹窗等问题也常被客户诟病。对此,不少银行通过持续迭代升级,提升轻量化服务水平来响应用户需求,提高手机银行的用户体验和智能化水平。
例如,工商银行2022年年度报告显示,该行以系统更轻、交互更简、功能更精、服务更柔为目标,强调“把服务做‘轻’,金融体验更轻简”理念,对手机银行8.0版本做了轻量化提升,核心高频交易响应效率提升超过20%。
交通银行2022年年度报告显示,该行围绕“轻松一点”理念,聚焦客户体验,发布个人手机银行7.0版本,在财富投资、信贷融资、场景金融、数字安全等方面进行流程重塑和功能升级,为客户提供更智能化、便捷化的移动服务。
发力生活服务类APP
提升用户活跃度
“用建行生活APP已经三个月了,平时用得最多的就是点‘饿了么’外卖时叠加建行优惠券,用下来挺划算的。还有美食券、商超券、出行券什么的。”小涂正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着自己的“薅羊毛”经历,截图显示系统已为小涂累计节省400多元。
当下,不少银行正以非金融服务为切入点,将金融服务嵌入生活场景,推出为用户提供美食、商超、外卖、电影、出行、装修等本地生活服务的APP,以高频生活场景、促销活动带动用户增长,提升用户活跃度。“建行生活”正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据建设银行2022年年度报告显示,在推出不到两年时间里,“建行生活”客户数已达1亿规模,平台日均交易规模达百万单、交易额达1亿元。平台承载着本地民生消费领域的各类场景,聚合该行各种营销活动的权益和消费金融产品,面向C端消费者提供“场景 权益 金融”的互联网体验服务,并运用互联网模式开展平台化运营和长尾金融客户直营。
又例如,兴业银行2022年年报显示,该行生活服务类APP已从“好兴动”升级为“兴业生活”,推出“车生活”专区,打造养护、新能源、出行等功能板块,上架车优惠券,搭建一站式用车服务场景。
手机银行APP使用率愈来愈高的当下,如何让客户坚定选择是银行面临的挑战。
在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王细梅看来,个性化、智能化是破解服务同质化的重要抓手之一。王细梅建议,银行可以基于客户画像及需求分析,提供适配的个性化产品及服务推荐,提升银行服务与用户需求的匹配。
此外,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李名金建议,银行在建设手机APP时要注重用户的交互和互动功能的设计。注重系统架构和技术创新,提高手机APP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等。
编辑:王寅
责任编辑:郭建
卓创资讯:猪价预期下跌 养殖端避险行为明显增加
卓创资讯李素杰【导语】2023年以来,生猪价格持续低位徘徊,处于养殖成本线以下,养殖端持续亏损。随着亏损时间延长,业者看涨预期逐渐减弱,仔猪补栏积极性降低,导致仔猪价格触顶回落;同时受资金、疫病等因素影响,生猪产能小幅下降,能繁母猪存栏量连续两个月走低。预计4月份生猪价格或仍处于低位,补栏与淘汰仍反向并行,避险行为明显增加。1.猪价低位徘徊,养殖持续亏损市场资讯2023-04-12 13:24:560000华厦眼科(301267.SZ)发一季度业绩,净利润1.5亿元,同比增长34.01%
智通财经APP讯,华厦眼科(301267.SZ)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9.31亿元,同比增长1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亿元,同比增长34.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47亿元,同比增长21.47%;基本每股收益0.27元。本文源自智通财经网0000中消协消费警示:“擦亮”双眼 警惕各类不良“校园贷”陷阱
来自:中国消费者协会“校园贷”是主要面向大学生群体的一项借贷业务,其初衷主要是为家境贫寒的学生提供贷款完成学业,或是为解决在校生创新创业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但是,由于当前“校园贷”市场存在办理贷款业务门槛低、经营者资质参差不齐、身份审核形同虚设、合同信息不透明、风险提示不充分等一系列问题,导致一些不法借贷机构将“校园贷”变成了“校园害”,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