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火了!参与机会显现,信托公司如何抢滩赛道分一杯羹
原标题:“碳中和”火了!参与机会显现,信托公司如何抢滩赛道分一杯羹
自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碳达峰、碳中和”热度不减,各类与“碳中和”有关的绿色金融产品也顺势而生。3月24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在政策利好的推动下,信托公司抢滩布局“碳中和”业务的热度逐渐高涨,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有不少信托公司人士直言,布局参与“碳中和”业务对处于转型艰难期的信托业带来新的机遇。但也有声音认为,目前此类绿色金融产品对信托公司来说商业化依旧不足,如何制定收益率还有待考量。分析人士认为,未来信托公司可为客户发行绿色资产支持票据“碳中和债”,“碳中和债”绿色投资、“碳中和”债承销也可作为信托公司的业务探索方向。
信托参与“碳中和”业务热度高涨
最近一段时间,“碳达峰、碳中和”概念刷屏,在政策的扶持及推动下,信托公司参与“碳中和”业务的热情程度也逐渐高涨。
据了解,“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从市场参与度来看,信托计划方面,兴业信托成功发行福建省首单碳排放权绿色信托计划——“兴业信托· 利丰A016碳权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中航信托也和多方参与设立了全国首单“碳中和”主题绿色信托计划,初始规模为3000万元,期限不低于两年。
而“碳中和债”也成为信托公司参与此类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布局的主要手段。来自百瑞信托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3月有3单资产支持票据(碳中和债)落地发行,由英大信托、建信信托、百瑞信托担任受托管理机构,发行总规模达69.45亿元。
对信托公司参与“碳中和”产品发行的意义,普益标准研究员唐春艳分析认为,“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以及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的出台给信托公司提供了新的产品创设思路,一方面信托公司可以积极探索与碳排放收益挂钩的绿色信托产品,以“碳信托”盘活“碳资产”,同时,提供与碳资产交易有关的绿色金融服务,推动碳市场的建设与发展;另一方面,“碳中和”目标涉及众多的产业链,信托公司可以从中筛选出优质的企业,积极参与这类企业的资本市场活动,如定增等,引导社会资本流向相关产业,促进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
人才、盈利模式有待细化研究
抢占“C”位的“碳中和”绿色金融创新产品无疑为信托公司的转型发展打开了新的渠道,但北京商报记者在采访时注意到,也有部分信托公司人士对此类业务抱有审慎态度,有信托公司人士指出,“‘碳中和’信托产品目前对信托公司而言商业性不足”。一家信托公司人士认为,虽然机遇已经显现,但“碳中和”目前还是一个新规则,如何展业布局还有待考量。
“碳中和”业务的投资收益和底层资产如何划分引起关注。在底层资产上,“碳中和”信托产品大多投向优质碳资产;而收益率方面,由于此类股权投资的收益率均是浮动收益,投资者接受度也需要一定程度的时间。一位信托行业观察人士表示,信托公司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着组织架构重塑、人才结构优化、系统资源重组等多方面的挑战和变革。特别是在目前浮动类产品客户接受度较低的情况下,需要信托公司创新交易结构,提供客户部分固定类收益的选择。
除了收益率界定不明晰之外,用益信托研究员帅国让还认为,信托公司参与此类绿色金融业务投研能力不足,缺乏该类业务专业性人才。
碳资产交易、托管服务类或成发力点
近年来,得益于《绿色信托指引》等监管文件的纲领性指导,信托公司参与绿色信托业务得到了蓬勃发展,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披露的数据,在绿色信托资产规模方面,2019年绿色信托存续资产规模为3354.6亿元,同比增长152.94%,新增绿色信托资产规模为1383.52亿元;绿色信托存续项目数量为832个,同比增长101.45%,新增绿色信托项目313个。
虽然绿色信托业务已经得到了长足发展,但目前绿色信托产品的类型依旧不多。唐春艳介绍称,当前绿色信托产品主要以绿色信托贷款、绿色资产证券化为主,其他产品类型数量较少,因此未来信托公司可通过加大产品的创新力度,丰富绿色信托产品体系。上述信托行业观察人士认为,“很多绿色金融产品没有和碳足迹挂钩,也是由于现在参与碳足迹评价的公司太少,而信托公司能参与的环节更少,市场容量过小,信托公司还没有动力组建相关团队”。
谈及如何摸索“碳中和”业务创新的实操性路径选择,百瑞信托博士后工作站研究员谢运博分析称,未来信托公司可为客户发行绿色资产支持票据“碳中和债”。此外,“碳中和债”绿色投资、“碳中和”债承销也可作为信托公司的业务探索方向。信托公司应积极提高投研能力,尝试引入ESG的投资理念,将绿色低碳因素纳入到投资决策中。“与碳足迹或收益挂钩的各类绿色股权投资信托、碳资产交易和托管服务类信托等创新型业务也是发展方向。”帅国让说道。
权益投资试水开启 银行理财加速转型“破局”
来源:经济参考报银行理财开启权益市场“试水”时代。多家商业银行增发权益类理财产品,数量和收益率都呈现大幅增长。据普益标准统计,8月以来公布的股票挂钩型理财最高预期收益率均值达到11.36%。另外,不少银行理财子公司表示将发力私募股权投资领域。0000地方AMC“蜂拥”个贷不良转让试点 这些机构已入场备战
原标题:地方AMC“蜂拥”个贷不良转让试点这些机构已入场备战又有4家地方AMC(资产管理公司)正式拿到“入场券”,开始进军个贷不良批量转让。3月7日,根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已有15家地方AMC加入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队列。目前,收购机构参与试点热情高涨,越来越多的AMC纷纷抓住业务试点契机,组建专业团队、完善配套机制、强化风控措施,积极参与单户对公不良贷款和个贷批量贷款收购处置工作。0000“萝卜章”事件尘埃落定 英大信托将背约2.22亿元赔偿
原标题:“萝卜章”事件尘埃落定英大信托将背约2.22亿元赔偿曾让英大信托深陷舆论风波的“萝卜章”事件终于有了最终裁定,3月23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上市公司国网英大近日发布公告称,英大信托已收到北京仲裁委员会《裁决书》,仲裁庭做出的裁决为:英大信托向北京京奥卓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京奥卓元资管”)支付本金损失以及各类费用,共计约2.22亿元。2.22亿元仲裁结果落定0000星徽股份2023年第一季度净利485.91万 销售费用减少
挖贝网4月23日,星徽股份(300464)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告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466,738,622.25元,比上年同期下滑20.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859,127.28元,较上年同期扭亏为盈。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187,136.61元,总资产2,058,255,627.17元。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