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缠身 安信信托面临“排雷战”
来自: 北京商报
近年来,市场上不少信托项目陆续发生兑付风险,从而引发诉讼纠纷,其中身背百亿元负债的安信信托俨然成为信托业的“诉讼大户”。12月1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临近年底,安信信托再遭金融机构“讨债”,又添了一笔新诉讼,在安信信托众多诉讼案件中,又以向信托受益权购买方提供担保、出具流动性支持函等保底承诺而广受市场关注。安信信托兑付问题爆发风险以来,信托行业保底“刚兑”的法律风向出现了明显变化,也再次将信托产品如何打破“刚兑”的问题推向风口浪尖。
再遭金融机构“讨债”
临近年关,安信信托再遭金融机构“讨债”。安信信托日前发布《诉讼公告》称,该公司于11月25日收到了上海金融法院出具的《应诉通知书》,丹东银行起诉安信信托,讨要约8.6亿元本金和利息。
“诉讼”似已成安信信托近期公告的关键词,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2020年至今,安信信托新增33宗案件尚在审理中,涉及案件金额为30.54亿元。再加上安信信托此前披露的,截至2019年末,该公司作为被告涉诉案件64宗,涉诉金额173.57亿元,安信信托目前涉诉金额已超过200亿元。
虽然项目违约原因有外部环境不佳的客观因素,也有公司内部管理的缺失,但巨额诉讼背后,无疑集中反映了安信信托内部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的不足,也为违约信托公司敲响了警钟。
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安信信托公司治理问题严重,其中涉及违法违规,特别是违反信托基本原则的情况涉及资金巨大,体现出大股东及管理层对信托法规的漠视,对委托人财产没有做到最基本的受人之托、履人之嘱、代人理财的信托职能。固有财产与信托财产没有有效隔离,信托财产之间也没有做到独立管理、风险隔离。
在信托业观察人士李奎霖看来,前几年金融市场宽松时,一些信托公司为扩大业务,在募集资金环节给资金方出具“兜底函”“回购函”,是业内公开的秘密。金融机构以为自己掌握了真理,导致对金融市场的风险重视不足。2017年去杠杆以来,信托市场也发生了批量风险案例,如安信信托。
搅动保底“刚兑”市场
从原告方来看,起诉安信信托的企业涉及银行、保险、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多个金融机构,相关涉诉案件主要因安信信托向信托受益权购买方提供担保、远期转让或者出具流动性支持函等保底承诺而引发。
截至今年6月30日,安信信托因提供保底承诺等原因引发诉讼40宗(存续),涉诉金额178.05亿元人民币。安信信托表示,上述事项或情况均表明可能存在对安信信托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重大不确定性。
安信信托兑付问题爆发风险以来,信托保底“刚兑”的法律风向也出现明显变化,11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正式下发了《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其中第七部分“关于营业信托纠纷案件的审理”第92条明确规定,“保底或者刚兑条款无效”。
而安信信托也再次把信托公司非标融资的风险隐患、信托产品的预期收益模式,以及信托产品如何打破刚兑的问题推向风口浪尖。在廖鹤凯看来,信托产品预期收益模式出发点是好的,实际过程中为了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力,信托公司把预期收益率实质执行为约定收益率,让市场形成了刚兑预期。投资者需要更明确的产品运行情况披露,净值变化情况,而不是不明不白地承担产品损失,也就是说信托公司增强项目管理,提高产品信息披露水平,才是未来真正打破刚兑的切实路径。
化解风险为要义
曾经的信托“黑马”早已褪去了昔日的光环。今年4月初安信信托接到1400万元罚单,成为信托行业罚单金额之最。两个月后,上海银保监局晒出这笔千万级罚单的“明细”,根据公告,安信信托行政处罚涉及项目名称共计31个。
在投资者颇为关注的兑付问题上,从安信信托披露的数据来看,2020年1-9月该公司信托业务兑付本益275.82亿元,其中,三季度兑付本益88.85亿元,包含主动管理类兑付投资者本益71.56亿元,通道类业务兑付本益17.29亿元。
目前来看,安信信托在资产清收、客户沟通等方面取得阶段性进展。在采取资产转让、资产重组、交易对手再融资、司法保全、诉讼等方式对到期项目进行清收,对底层资产进行变现后,安信信托一些信托项目也成功回笼资金并向客户兑付利息。
而对于外界高度关注的安信信托重组事项,安信信托也提到,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正在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要求,积极推进风险化解重大事项的各项工作,重组工作正在有序推进。针对最新诉讼进展、后续兑付解决方案、引战投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尝试联系安信信托方面进行采访,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一切以公告为准。
“安信信托的案例很极端,各类问题集中体现,监管部门已经查漏补缺,加强了对信托公司相关问题的管控。”廖鹤凯直言,未来预计不会有类似安信信托这样的事件出现,对安信信托来说,挽回信任需要对投资者有完善的项目风险信息告知、更公开公正透明的项目信息披露,以及更快速有效的项目后续退出手段,这些都是建立信任的基础。
日本消费金融兴衰史
为什么要观察日本的消费金融发展情况?外部国际关系、宏观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情况、人口结构、居民收入……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当下的中国与我们的邻居——日本都有诸多的相似之处。回顾日本消费金融行业的发展,或许有助于我们把握消费金融未来的走势。1锤子财富2020-11-13 20:37:530000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十大看点勾勒明年重点
保持必要支持力度宏观调控“不急转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十大看点勾勒明年重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总结今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基础上,为明年经济工作指明方向,为明年经济政策划出重点。0000炒股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从股市赚钱的就有一种人,讲得太透彻了
炒股的最高境界:见相非相,则见如来!炒股的最高境界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其实门槛很高,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回答,得有一定的条件,否则你就说不出其中的道理来。锤子财富2023-04-15 09:31:260000GQY视讯2022年营收1.63亿 董事长荆毅民薪酬110.29万
挖贝网4月23日,GQY视讯(300076)近日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3,277,496.97元,同比增长23.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028,978.14元,较上年同期亏损增加。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089,366.86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007,786,319.10元。0000汇丰亚洲业务争论继续 平安首提战略重组新方案
近日,中国平安与汇丰控股两个金融巨头围绕汇丰分拆或战略重组的争论引发了一场“口水仗”。4月21日晚间,平安资管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黄勇再度发声,直言汇丰从未与平安正面讨论过重组方案,汇丰董事会及管理层不尊重股东意见。锤子财富2023-04-24 00:29:4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