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个人信息泄露,“有内鬼”不是快递公司的挡箭牌
来自: 人民日报
圆通快递40万条客户个人信息泄露事件还在发酵。有媒体近日调查发现,网上贩卖用户信息的“黑产”链条可能还涉及多家快递公司。代购、网点,信息漏洞无处不在;偷拍运单,批量调取,客户信息唾手可得。信息泄露现象如此严重,令人触目惊心。
通过不法手段获取用户信息,并高价销售,可谓一本万利。用户信息被泄露后,有的竟然流向从事诈骗活动的犯罪分子手中。用户成了“猎物”,损失的不只是财物,还会是人身安全。

俗话说:“没有家贼,引不来外鬼。”在一些快递公司,用户信息遭大肆泄露,的确多与“内鬼”有关。值得反思的是,既然每家快递公司都声称对用户信息有保护机制,为何总在 “内鬼”面前变得不堪一击?一遇用户信息泄露,快递公司便诿过于“内鬼”,是令人寒心的,更是不妥当的。
部分快递企业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漠视才是关键。有些快递公司依然觉得个人信息是小事,用户姓名、手机号、住址等关键信息在流程管理中未采取任何隐私保护手段,导致每个链条环节都存在泄露的可能。正是思想上的忽视和管理上的粗放放任了“内鬼”猖獗。
对泄露买卖用户信息者,必须依法严惩。惩处只是事后“救济”,强化防范则是重中之重。快递公司是信息泄露的源头,有责任倾尽全力守护用户信息。用户信息被泄露,快递公司逃脱不了干系,不能双肩一耸、两手一摊,作无奈状,将责任焦点转移到所谓“内鬼”身上。
正在公开征求意见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明确提出,企业出现相关违法行为可对其处以5000万元以下或上一年度营业额百分之五以下的罚款,同时要对直接责任人处以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提高快递公司的违法成本,快递公司才能受到触动,集中心思为用户信息构建“防火墙”。再简单不过的逻辑是,快递公司与用户形成了法律上的契约关系,快递公司不能有丝毫卸责之思。
归根结底,靠的是技术升级,更靠制度发力。确保用户信息安全,必须少一些“甩锅”思维,多一些主动尽责意识。一定程度上说,保护好用户信息,赢得用户信赖,企业才有未来。否则,既通不了人心,也递不了信任。同时,有关管理部门理应适应新情况,依法加大对违规违法快递企业的处罚力度,让企业违规违法成本大到他们无法甩锅和推责的程度,这些公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才能从根上得到治理。
家具出口订单火爆带来“甜蜜的烦恼”
原标题:家具出口订单火爆带来“甜蜜的烦恼”海外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海外不少企业陆续实施在家“远程办公”计划,纷纷抢购来自中国的家具。不过,订单火爆给国内的家具企业带来“甜蜜的烦恼”。面对旺盛需求带来的集装箱短缺,产业链企业各出奇招应对,包括拼柜、多用途船替代集装箱船运货等,绞尽脑汁以求尽快出货。订单量超预期0000上海正式成立国务院金融委办公室地方协调机制
人民网北京3月12日电(王仁宏)记者从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获悉,按照国务院金融委相关部署精神,3月12日,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召集中央金融管理部门驻沪机构、上海市政府相关部门成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地方协调机制(上海市)(以下简称“上海协调机制”),并召开上海协调机制第一次全体会议。0000同比涨幅回落!国家统计局发布重要数据
转自:中国证券报国家统计局4月11日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7%,环比下降0.3%,1-3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1.3%。2023年3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2.5%,环比持平,一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1.6%。媒体滚动2023-04-11 13:40:080000常州电缆龙头:营收超300亿,手握两个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
电线电缆被誉为国民经济的“血管”和“神经”,广泛应用于能源、交通、通信、建筑、数据传输、工业等领域。作为仅次于汽车制造业的第二大国民经济配套产业,年产值已超万亿元,行业规模、产销量均居全球第一。江苏是全国电线电缆产业大省,以电线电缆头部企业为龙头,逐步形成了无锡宜兴、苏州吴江、扬州地区等多个产业集聚区。根据“2022年度中国线缆产业最具竞争力企业100强”显示,前五强均是苏企。锤子财富2023-04-16 16:30:150001